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2018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开展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及相关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据《办法》显示,支持打造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建设特色小镇(街区)等。
此《办法》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同时利好特色小镇的建设。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结合住建部推荐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的类型主要有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和商贸流通型,经过整理分析,旅游发展型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为155个,占总数的38.5%;其次为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数量为97个,占比为24.1%。工业发展型特色小镇占比17.1%。
图表:第一批、第二批特色小镇类型分布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工业旅游的人气迅速增长。随着利好政策出台,工业旅游将迎来新机遇,未来以工业文化为主体的特色小镇将加快发展。
案例一:大厂工业文明小镇
工业文明小镇项目,力求在融合“远东第一大厂”“大厂镇”等特殊工业元素的基础上,结合新区“三区一平台”“江北新主城”定位以及大厂地区未来科技、研发、服务等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在传播大厂地区工业文明的同时,实现工业与现代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大厂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
小镇计划围绕工业文明小镇的“生产”功能,重点建设1934电影文化园、民国百年光影展览馆、工业文化体验区,同时将工业文化体验区作为引擎驱动,打造产业品牌,突出产业特色;围绕工业文明小镇的“生活”功能,重点建设工业文化小镇生活配套区,形成以民国风情街、新中式商业街特色的小镇商业以及书香苑、康养院为特色的居住品牌;
围绕工业文明小镇的的“生态”功能,整合空间结构,完善空间环境,营造健康的生产、生活空间,重点建设沿铁路録化廊道、太子山公园等,同时结合康养项目契机,宣扬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工业文化小镇的典范。
小镇将以大厂传承的百年工业文明与历史基因为依托,凸显新时代下大厂工业生态文明的绿色工业转型,呈现大厂记忆的地方民俗文化,打造以“工业旅游+”为主导,以全域工业旅游特色为亮点,做强特色旅游、增强文创体验功能。
案例二:西北林机现代工业特色小镇
2019年,在现有“林机工业园”的基础上,陕西西北林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以“互联网+”为引领,通过3-5年时间,打造“西北林机现代工业特色小镇”项目。
项目计划利用现有厂房建立工业遗存博物馆,保护渭南主城区珍贵的工业遗址遗迹,收集和整理半个世纪以来渭南工业企业的档案、图片和实物,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渭南工业的发展历程,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建成后的西北林机现代工业特色小镇,将开放生产车间、老厂房及防空洞、窑洞,明清城墙遗址等资源,通过工业旅游与传统观光、工业科普与教育相结合等方式,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
参考来源:协作发展办 渭视经济生活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