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路径分析

2018-02-07 15:52:29 特色小镇动态

森林康养

森林康养是大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于旅游休闲和健康疗养的双向需求,其作为人们当前旅游的新诉求,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和重视。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改善森林康养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为森林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前瞻产业研究院将基于宏观政策,结合森林资源的相关康疗特性,探寻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路径。

森林康养特性分析

植物精气——天然健康源

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的芽、叶、花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不断分泌出具有芳香气味的有机物,这些物质挥发具有美容护肤、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净化空气等功效,是健康旅游的重要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疗养作用。

负离子疗——天然维生素

医学试验表明,空气负离子具有广泛的生理生化效应和功能,被誉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其能够调节人体和动物的神经活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加心肌营养,增强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脂,使外周血管舒张,调节人的情绪和行为,使人精力旺盛。据初步测量,森林氧吧内每立方厘米含8万-10万个负离子,是进行负离子疗养的绝佳之地。

舒适环境——天然疗养院

森林内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小,林内光照弱,紫外线辐射小,空气湿度小,区域降雨多、云雾多,这种舒适的小气候环境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

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长寿区都分布在环境优美、污染小的森林地区。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氧气,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天然氧吧”,对哮喘、结核病人有一定的疗养功能。在森林中呆上几天,很多时候我们的“顽疾”都能够不治而愈。

消除疲劳——天然镇静剂

森林的绿色基调对人的心理有一定的调适作用,人们在森林中游憩,普遍感到舒适、安逸、情绪稳定。据有关数据测算,在森林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2摄氏度,呼吸变得缓慢而均匀。森林还能较强吸收太阳中的强紫外线,减弱对人眼的刺激,可以有效地消除人眼和心理的疲劳,使人精神愉悦,心理舒适。

基于森林康疗特性的康养疗法分析

1、环境疗法

环境疗法又称为森林浴,是依托森林气候来增进人身心健康的一类疗法。在森林环境中利用五官来感受自然的声、色、触及生命力。这种疗法四季皆宜,可分为“坐浴”“睡浴”的静疗法,以及“步行浴”“运动浴”的动疗法,如森林浴场、户外瑜伽、森林单车骑行、森林健康步道等。

此类疗法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消除神经紧张和视力疲劳,对患有高血压、神经衰弱、呼吸道疾病等人群,有确切的辅助治疗作用。

2、森林温泉

森林疗法是结合森林环境,依托温泉资源展开的一类疗法。在茂密的森林中,沐浴着天然温泉,闭目休憩片刻,消除疲劳,神清气爽;坚持长期泡浴,水中的矿物质,则会沉淀在皮肤上,改变皮肤酸碱度,刺激自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

此类疗法有助于缓解疲劳,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对各种皮肤病、关节炎及神经、消化等方面疾病有明显疗效。

3、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森林产品+健康食谱”为治疗原理的一类疗法。指合理利用森林中的植物资源,根据不同植物特有的药用价值,按照健康饮食规律,配制养生食谱。这种方式适合城市亚健康人群,以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4、文化疗法

文化疗法则以“森林文化+心理疗养”为基础。借助中华养生文化、民族养生传统的深度养生层次,是养气层次向养心层次的过度与升华。这种疗法是人们通过对文化的认知、体验等使文化元素在人的机体内产生反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感反应。这种方式适宜工作、生活等压力较大、精神紧张的都市人群。

特色小镇动态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