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推进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等9则

2022-11-29 11:00:36 产业规划方案

1

合肥推进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约45%。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相继实施晶合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通富微电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2022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推进重点项目59个,计划总投资3573.5亿元。二是创新投资方式。成立市级芯屏产业基金、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中标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母基金管理机构,重点投向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基金+产业”“基金+基地”机制,出资105亿元参与组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等,长鑫存储一期、沛顿科技等项目获返投近60亿元。三是推动经贸交流。依托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加强与台湾地区重点企业、工商团体(协会)、知名人士合作交流,推动力晶科技、群联电子等一批知名企业落地。成立“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联盟”,连续举办6届“海峡两岸半导体产业(合肥)高峰论坛”。

合肥“四措并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新建新型研发机构3家、累计达35家,累计授权发明专利628件,签订技术合同交易额11.5亿元。其中量子创新院一期工程已建成,深空探测实验室等已投入运行。二是强化科技项目攻关。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等单位对标国际一流技术指标开展科技攻关,完善“揭榜挂帅”机制,今年发布榜单任务444项、约11亿元。三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打造科技型企业“双需”对接等特色品牌,创新种子基金等举措。1—10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肥转化累计成立企业达179家。四是培育科技企业集群。今年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8200家、增长近七成;首批通过国家备案公告的高企达2146户;科创板上市企业累计16户,居省会城市第2位。

合肥开放通道稳健运行 一是水运港集装箱业务平稳增长。1—10月,水运港集装箱吞吐量34.7万标箱、同比增长6.3%;外贸集装箱吞吐量22.89万标箱、同比增长7.3%,其中外贸重箱约10.91万标箱、同比增长0.2%,外贸空箱11.98万标箱、同比增长14.5%。二是内陆港中欧班列开行量超去年全年。1—10月,合肥中欧班列开行671列/标准列、同比增长23.12%,超过去年全年668列开行量;新开行国际线路39条、覆盖2个国家、25个站点。1—10月,铁海联运班列发运2.26万个40英尺集装箱、同比增长23.7%。三是航空港新开通3条定期国际货运航线。1—10月,合肥新桥机场新开通至大阪、阿姆斯特丹、亨茨维尔定期国际货运航线,已开通定期国际货运航线7条。1—10月,新桥机场国际货运航线执飞303班、同比增长31.74%,货量1.92万吨、同比增长37.1%。

合肥全力保障省市重点项目招标 今年已顺利完成555个亿元以上项目交易,成交金额2855.94亿元。一是主动对接服务。建立上门对接机制和标前业务会议制度,促进项目招标提质、提速。今年共上门服务50余次,调度55个项目招标事宜。二是实施容缺受理。创新将招标受理、招标公告发布环节提前至相关审批手续完成前,有效提高招标效率。今年容缺受理项目1056个,涉及金额685.89亿元。三是简化交易程序。对疫情防控涉及货物、工程和服务等采购项目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力保障方舱医院一期、二期建设以及防疫机器人采购等紧急项目招标采购工作。

合肥推动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截至10月底,全市网络交易经营者15.47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10.39%。一是政策扶持。统筹省市电商发展资金,在电商主体培育、农村电商示范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将电商发展考核范围扩大到对区、开发区考核,推动电商主体做大做强。二是引育并举。招大引强,吸引京东、苏宁、网易考拉等一批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培育壮大荣电实业、燕之坊等本土企业,鼓励百大合家福、红府超市等传统商超开展电商业务。目前年网上零售额超500万元的电商企业达843家,其中34家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1亿元以上。三是以网管网。深化网络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三期)应用,建立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电子数据取证工作导则、监测工作规程等。开展“电商平台点亮”、“网剑”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累计监测网站、网店12.93万次,查办各类网络案件350件,罚没款约380万元。

合肥持续深化改革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 1—10月,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项目标段1.41万个,成交金额3611.59亿元,同比增长31.83%。一是交易数字转型。通过中标通知书在线发放、项目合同电子签订、交易文件网上备案,实现开标不见面、评标无纸化、监管智慧化。已在线发放中标通知书1.43万份,云签并公开电子合同1.37万份,网上备案交易文件1.41万份,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率100%。二是“评定分离”改革。完善评定分离监督工作操作指引、定标阶段监督工作任务清单等配套制度,强化“评、定、监”模式,拓宽定标候选人函询范围至12个部门。累计完成评定分离项目标段90个,成交额362.51亿元。三是新型项目交易。完善用能权(节能量)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明确资源类项目限额标准、交易平台。今年已完成2020年度用能权(节能量)项目,吸引全市45家重点用能企业参与,累计交易用能权(节能量)3.19万吨标准煤,成交额127.77万元。

瑶海区深化数据要素保障赋能城市发展 一是搭平台。建设“数字瑶海”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整合接入16个区级单位部门2288万条数据、12个市级单位部门6163万条数据。二是强应用。统筹推进应急广播、智慧养老等项目建设,从11个重点领域深化场景应用。推进既有信息系统+量子应用,建设完成50个量子安全端点。推进新型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共建成5G基站1751座,对全区441个核酸检测点进行网络扩容、优化和升级。三是育企业。重点培育物联网产业园,云海量子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组织开展省、市大数据企业认定工作,2022年市级大数据企业认定通过初审41家,省级大数据企业申报8家,对新认定大数据企业及开展应用场景创新企业奖补129.14万元,同比增长约280%。

包河区引金融“活水”护航实体经济 1—9月,该区金融业增加值151.33亿元,同比增长7.9%,占GDP总量12.8%、占三产总量17.6%。一是构建全链体系。打造具备全链条金融服务功能的金融集中区,已新增金融法人机构1家、区域性金融总部1家,落户区域性支行3家。二是助推转型升级。走访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力引进创投风投机构。探索搭建包河区特色创投风投机构路演平台,引导基金投资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三是促进产融结合。招引省级重点产业母基金和管理机构落户,为新能源汽车、创意文化等重点产业赋能,新落户基金13支,总注册规模369.7亿元。

经开区聚力推进招商引资提质提效 一是目标任务有序推进。1—10月,该区新签约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1019.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FDI)6.14亿美元、年度目标完成率186%;新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4个、年度目标完成率68%,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到位资金142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71%。二是重点项目如期完成。大众安徽项目已实现测试车下线,销售及数字化服务公司落地。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一期实现首台车下线,电驱动工程一期建成投产。三是靶向招商有力有效。大众、蔚来供应商项目已落户26个,总投资约130亿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与29个全球领先的研究团队达成入驻意向。

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产业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