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汇总

2019-11-06 13:45:02 产业规划方案

上海市人工智能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自2016年起,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就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各类人工智能企业和创新平台不断壮大,各区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重点发展领域。从整个上海区域版图来看,通过各区之间的协同和联动,人工智能产业空间分布已经从“人形分布”转变为“东西集聚”的全新布局,呈现出更均衡、更合理的分布新趋势。

2017年11月,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0年年和2030年的发展目标。2017年12月,上海市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推进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加快人工智能产品市场推广和应用,发布《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2018年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办法”包含22条人才建设、数据开放与应用、产业协同、产业布局、政府引导及投融服务的政策支持。

日前,上海市印发《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据《行动方案》提出:集聚优势创新资源,聚焦开展专项行动,到2021年,全力打响上海人工智能“一流创新生态”标志性品牌。此外,《行动方案》中还提出多项任务,大力推进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上海市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汇总

1、2017年11月,《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其中,智能驾驶产业规模达300亿元,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亿元,智能硬件产业规模达200亿元,智能软件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智能核心芯片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应用于工业和消费电子的高端智能传感器实现产业化突破,填补国内空白。

到2030年,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2、2017年12月,《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推进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加快人工智能产品市场推广和应用。

3、2018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

围绕集聚高端人才、突破核心技术、推进示范应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举措。“22条”AI新政特别注重用足、用好现有的各类政策,加大资金、项目、服务等统筹集成。

上海市约64%的企业集中在应用层,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以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自动驾驶为重点,部分企业已拥有国内先进的计算机视觉、AI芯片制造等技术。

上海市人工智能

上海市人工智能

资料来源: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致力提供统计调查、产业研究、产业申报、产业规划、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布局、空间规划、园区招商、产业落地运营、产业资本设计、产业大数据平台搭建等解决方案。

产业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3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