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健康产业未来大有可为?

2018-12-22 08:36:30 产业规划方案

大健康产业 

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而在我国,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基本理念。《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涉及人民健康,《建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一系列规划、目标和措施。

目前我国与其他国际健康产业所占产业比重对比(单位:%)

大健康产业

中国健康产业政策解读

党的十八大曾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

2016年8月8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近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文,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规划》全文近7万字,30多次提及生物医药,指出通过持续攻克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加快中医药服务现代化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数字诊疗装备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同时,对相关领域给予了扶持政策。

2016年8月19-20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到2020年健康产业达8万亿规模

伴随“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为开辟大健康产业的商业蓝海,国内企业纷纷提出了“再创业”战略,这轮创业就是要顺应全球经济的发展潮流,依托大健康行业,实现提速增量、跨界融合、创新发展。

“大健康是继IT业后的阳光产业,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而在我国,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健康产业的年收益约为900亿美元,而美国健康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

中美两国健康产业的年收益对比(单位:亿美元)

目前我国与其他国际健康产业所占产业比重对比(单位:%)

为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激发大健康产业巨大潜力,国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和中国大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的朝阳产业,其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多个行业的发展;发展健康产业,无疑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中央作出的“健康中国”宏伟规划下健康产业更显示着无限的生机!企业家们以战略眼光高瞻远瞩,通过“供给侧”调整企业战略,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会在社会和市场的转型阶段脱颖而出。

供给侧改革三大要素为“优化产能、国际合作、重民生”,其中“重民生”就是要大力发展民生导向型产业与大健康行业;提出“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以满足人们‘幸福生活’需求为引领,将民众的幸福诉求与全球前沿技术创新相融合,围绕民生诉求的不同层次,把握新兴产业规律和全球新技术变革路径,优先发展大健康行业。

大健康产业前景分析

大健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广义的健康概念,是随着人们的健康理念的延伸而产生的,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即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要有正确的健康观念。

大健康产业是随着健康理念的延伸而形成的健康关联产业的集合。大健康产业可分为以产品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和以服务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两大类,二者均偏重于预防、保健。

从美国商务部相关经济调研数据来看,美国健康产业是仅次于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的第五大产业,也是近十年来增速最快的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8%。

美国大健康产业与中国大健康产业有所不同,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中国大健康行业在全球的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并且重要性越来越强。在过去3~5年间,中国大健康行业可能只占全球市场不到2%的份额。过去的10年,以中国为主的“金砖四国”新兴市场,对全球大健康行业绝对值的贡献只有6%,截止到2008 年,“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的贡献达了近30%。预测在未来数年内,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在内的高速发展中国家仍然将以高速度增长,并且这样的增长率会增加相应的商机。

同时,中国成为全球医药、医械研发基地之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很多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健康产品制药专家开始回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医药研发中心会慢慢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中国就会成为与美国、欧洲研发并列的基地。我国的健康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刚刚起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随着全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对市场放宽和相关支撑产业的培育,将有效快速的推动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见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前景非常广阔,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纵观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健康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20-2030年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目标(单位:万亿元)

2020-2030年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目标(单位:万亿元)

大健康成为地产转型风向标

在中国经济转型、人们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住宅地产开发最关键的核心价值正在转向“大健康”,购房者心目中所追求的理想住宅,正在由地段、风格外形等表面品质转向身心健康。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宏表示:健康住宅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服务行业,涉及到医疗、康体、餐饮甚至以大数据支撑的科技行业。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期,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另中国人的消费在迅速升级,对于住宅的要求也在改变,除了地段、风格外形等表面的品质认知,是否有利于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也成为重要标准。房地产市场正面临更多的细分市场,大健康显然将是未来诸多细分市场中最重要的那一个。这里面有老龄化的需求、有享受型需求,也有医疗防疫需求。可以说,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自己对于健康的需求。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引爆这个市场的可能性。

产业运营模式大有可为

产业园作为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形式,在各地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别,其管理及开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1984年我国开始设立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产业园一直作为中国经济的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成为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一些重要的开发区其实承担了调节、完善、强化区域产业链运营的作用,园区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产业链,比如一些新能源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这些产业园在投资初期就会进行招商引资,引入企业资本一起搭台,然而园区也做好了与企业一起唱戏的准备。园区会对一些有实力的入驻企业进行投资,甚至直接投资一个全资公司在园区内运营一个重要的产业项目。这种运营模式的产业园往往要具备三种职能:行政职能、服务职能和企业投资运营职能。对园区的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都提出了很强的要求。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新经济焦点。我国正在努力的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经济常态下稳步发展,构建健康中国。

产业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