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产业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中坚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兴技术应用的发展,家居产业的内涵和领域都在不断扩展,,一些融合新的家居理念、技术、模式的家居产业领域正在孕育新的产业蓝海。浙江余姚市小家电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经历了从配件生产到整机生产、从贴牌生产到创建自主品牌、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历程。经过30多年的创业、集聚和提升,小家电行业已经成为余姚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至2008年,余姚市家电企业达到了2400多家,家电产值超过4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家电企业395家,实现销售收入212亿元。目前余姚拥有八大类千余种家电产品,主要有厨房家电、吸尘器、电热水壶、电吹风等,拥有“帅康”、“富达”、“玉立”、“朗迪”、“朗迪格林特”、“云环”、“金源”、“亿达”、“樱奇”等众多知名品牌。
市内众多的家电企业和迅速成长的家电产品,正在逐渐形成区域集聚效应。国内对家电生产基地的一种流行说法:“南有广东顺德、北有山东青岛、中有浙江宁波”。业内人士都知道宁波小家电的集聚地就在余姚、慈溪。2003年“余姚家电行业现状与发展展望”被编入浙江省轻工行业志,余姚家电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已有一定影响。
2014年,慧聪网以1.68亿元成功摘得浙江余姚市原汽车北站地块。计划以总投资30亿元的大手笔,在该地块上打造浙江第一个O2O产业中心,中国慧聪家电产业新城、慧聪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将落户余姚。
据悉,余姚中国慧聪家电产业新城规划用地超过300亩,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本次取得的地块是项目第一期启动区,位于余姚中国塑料城核心区域,曾经是余姚汽车北站所在地,距离高铁余姚站仅一公里,是商贸、物流、电商、产业与总部集聚的绝佳位置,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项目一期建设土地72亩,总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中国家电国际采购中心(中国·慧聪家电城)、中国家电总部基地(中国家电总部大厦)、中国家电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家电电子商务大厦)、中国家电博物馆、产业园配套设施(金融服务平台、信息平台、物流基地、慧聪大学、员工公寓与餐厅、员工健身房与运动场)、慧聪家电电子商务4S服务中心等。建成后,将成为浙江全省第一个基于O2O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平台。
总结余姚市小家电产业的发展经验,不仅适用于小家电产业集群的打造,而且对于中小城市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一、明确的产业链定位
一是整机生产与配件生产相结合,鼓励有条件的配件企业转产整机产品或终端产品,同时也鼓励配件企业通过整合,做大做精,形成有较大规模的专业化配件企业;二是不断提升传统家电产品,提升产品档次,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国际贸易壁垒,加快如健康、节能、环保型产品等新产品开发。
二、构筑家电企业集群
一是推动家电产业的集聚发展,在姚北工业新区规划建立家电核心区块,以建立信息网络、市场网络等公共服务来实现功能的共享、成本降低及效率的提高,扩大余姚家电的整体影响;二是不断提升塑料、模具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形成较强的要素集聚能力和较强的配套优势,为家电行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三、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一是加大对企业科研开发经费的投入和奖励,大力加速引进科技人才,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如建立发明创造专利权奖励制度等;二是整合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优势资源,为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高效地使用好有限的科研经费,并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各种制度上的保证和便利,如政府搭台建家电研究所、家电产品检测中心、企业科技研发中心等。
四、举办创新设计大赛
自2007年余姚市举办首届中国小家电博览会以来,余姚市已经举办了三届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大赛分为“厨卫类”、“家具类”、“个人护理及其他”三个类别,从全球累计征集到优秀参赛作品,众多优秀作品体现出了参赛人员活跃的思维和无限的创意能力,在材料、功能、节能、环保等方面提出很多的全新设想,为未来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产品创新思想,这些创意逐渐为余姚市小家电产业所用。
五、区域品牌整体推介
“余姚家电”区域品牌的整体推介工作可以归结为“四个一”:一网,开设《余姚家电网》;一册,编印《余姚家电画册》;一馆,设立余姚家电馆;一展,举办中国小家电博览会,打造“中国余姚家电”展示形象,组织家电企业以整齐、统一的形象,参加广交会、香港电子展会、德国科龙专业展等,树立余姚家电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
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的组织,加强家电企业的横向联合,避免低档次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低价竞销、企业仿冒侵权等问题,共同面对绿色环保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国际贸易争端等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的组织,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为公平的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市场信息、咨询和服务。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