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人机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解析

2018-05-18 10:37:34 产业规划方案

无人机

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开发市场需求大的工业级无人机,推进民用飞机产业化。2017年,我国出台了《无人驾驶航空器专项整治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文件,以规范无无人机市场秩序。产业政策的支持和监管政策的健全,将保障无人机快速稳定发展。

此外,国内部分高校已经设置了无人机研究所,开设了无人机相关专业,对无人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无人机产业联盟、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等行业组织相继成立,各地兴起建设无人机航空文化小镇、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社会组织开展了航拍、无人机设计、无人机竞技等赛事。

无人机

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6.5亿元,同比增长56.4%。随着行业应用的不断拓展以及消费级市场渗透率的日益提高,未来几年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率将维持在50%以上。

无人机

无人机产品结构向专业级倾斜

就当前形势看,无人机产业机构正在向专业级倾斜。尽管国内专业级无人机产业在设计测试环节尚不成熟,自主开发能力不足。但机构预测,专业级无人机应用领域更加多元化,随着行业应用的不断扩展,未来运营服务市场潜力较大,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比将达到44.2%。

无人机

其中,服务市场有望成为专业级无人机的重要增长点。专业级无人机价格较高,若任务使用不频繁,可通过购买飞行服务或者租赁服务来满足工作需求。目前,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安防、警用等垂直应用行业,无人机渗透率较低,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下一个投资蓝海。

另外,围绕无人机应用衍生的维修保养服务、培训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大数据服务等一系列新型商业模式也将逐步推广普及。专业级无人机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无人机

从产业链来看,无人机的主要驱动力将向数据和运营服务倾斜。而在行业应用方面,数据分析、智能决策、平台运营和整体解決方案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资本方将更加关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此相关的业务将成为投资热点。

“智能空中机器人”将成未来形态

目前来看,消费级无人机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是航拍,在消费需求的驱动

下,微型化、便携化、轻量化、可折疊、可拆卸将成为重要趋势。另外,人脸识别和手势操控的功能也有望进一步突破,以增强消费级无人机的娱乐性。

就国内产业格局而言,深圳和广州是民用无人机主要生产基地,总产值在全国占比超过90%,这主要得益于当地的区域配套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北京科研资源丰富,研发设计实力较强,飞控系统在全国占据领先优势。

无人机

预测,“智能空中机器人”将成为无人机的未来形态。随着人工智能能、物联网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与无人机的不断融合,无人机将集成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算法技术,成为具备智能视觉、深度学习的“智能空中机器人”,能够自适应、自诊断、自决策、重规划,实现飞行轨迹、操作控制的全程数字化和智能化。

产业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