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产业新城如何迈向更高一级台阶?

2019-01-11 10:57:32 产业地产规划

产业新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逐渐形成,产业新城模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国家对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均为产业新城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契机。

产业新城的未来发展趋势

促进产城融合

随着产业新城规模不断扩大,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产业与城市功能不匹配、不协调而带来的“有城无产”、“产强城弱”的问题较为普遍。新型城镇化注重“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动力,实现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生活方式向城镇化转变,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影响地域空间结构演变,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全面升级。

而对于产业新城而言,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特有的信息优势、科技优势、综合服务能力和城市活力将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产城融合仍是产业新城发展的目标方向。

大部分产业新城初期比较注重产业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居住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容易出现产业新城内居住商业休闲环境不佳、就业人群潮汐现象严重等产城脱节的问题,从而使得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而随着产业新城的不断发展,入驻企业和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都不断升级,对产业新城内生活服务配套的数量和层级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新城新区建设过度追求物理空间建设,严重浪费土地空间的现象较为普遍,城市建设逆集约化现象日益突出。国土部发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明确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有利于提高节约集约用地和提升城镇发展质量的要求,围绕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功能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合理确定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范围。

因此,未来新城规划建设应始终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优化新城的功能布局,提倡土地的复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传统的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出现“天花板”效应,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各种被称为“城市病”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RFID、数据采集、精密传感器、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GIS、大数据等方面的广泛兴起,国内外城市信息化进入高级阶段,“智慧城市”的概念和模式应运而生。

智慧新城与传统城区最大的区别在于注重培育发展智慧产业并加以推广应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受语言、手势甚至眼神和意念等交互方式和虚拟现实、深度学习技术创新推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成为工业4.0和智慧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从而建立智慧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态系统。

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以功能区建设为依托,以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贸易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规模效应和品质层次,积极培育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智慧新城建设之间深度融合,加快企业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技术的研发,提高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新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既要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第一,因地制宜,以产业新城的发展探索城市开发的新模式,产业新城的运营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第二,找准方向,以产业新城的发展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聚焦核心,以产业新城发展加快创新驱动示范引领。

第四,以人为本,以产业新城发展建设兴业宜居的典范。

未来,企业要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国家的重大战略来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

产业新城的发展模式必将逐渐从外延式扩张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新城规划中,将更加注重与产业发展的互动,空间布局更多地结合产业特征进行规划,经济活动与生产要素通过合理的空间流向,使土地承载的产业活动在空间的选择上更趋于合理化。

由于在产业链的不同部门里,各个环节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因此,需要分析清楚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关联性。由于部分生产部门有其自身特殊的区域需求,需要具备一定的交通条件、环境条件或者公共设施配套,这也需要在规划布局中合理安排。

产业地产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