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分析

2018-09-18 14:40:34 产业地产规划

 不同于早期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以及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周边出现的“睡城”,以“产城融合”为显著特征的产业新城是城市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作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成熟阶段衍生出来的新事物,产业新城既保留了传统园区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足,从而将单一生产型园区转变为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园区。

产业新城

一、城市化:推动产业新城产生、发展的动力引擎

自从改革开放的基本国家战略确立以来,全球资本流入中国,我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推动力的城市化进程。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和城市物质形态演变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产业发展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城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不足6000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7.93亿人,城市化率从1982年的20.43%升至2016年的57.35%,以每年接近1.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城市化率在30%-70%期间是加速城市化的时期,因此,我国未来城市人口的增长还有很大空间。

从城市的体量和规模来看,目前我国正在向世界级城市圈迈进。2015年世界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已超过东京成为面积和人口方面的世界最大都市区;东亚地区869个城市有600个在中国,其面积超过东亚城市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同时,鉴于非城市人口比例依然较大,未来仍将面临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从城市化的扩展方式来看,城市的发展包括外延型的城市化和飞地型的城市化。城市化过程中将会为产业新城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空间和机遇。

以上海为例,从1984年到现在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以外延型城市化方式向外围不断扩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孕育产生了浦东新区这样高能级的国家级新区,也诞生了临港、松江、嘉定这样一些功能独特的卫星型新城。随着上海的城市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长三角城市连绵带的形成,离市中心相对较远的如浦江镇、高桥镇等城镇也在不断生长之中。

在新型城镇化趋势下,产业新城正在成为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新空间,是实现产业集群效应的现代化载体和平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的一种城市发展方式。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总要求就需要在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过程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城镇化,使产业新城的发展没有“水分”,避免未来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空城”、“被城镇化”。

目前,以工业4.0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成为推进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先进制造业的城市形态决定了其“去中心化”的必然趋势,在模组化开发的大前提下,多模组的组合将先进制造业在地理位置上“去中心化”、在产业结构上“中心化”,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双重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结合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产业新城可以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最有效的路径之一。通过产业新城,进行制度创新和空间拓展,可以摆脱城市规模、产业结构、要素供应、发展模式的限制。从国内产业新城发展现状来看,产业新城运营商通过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全国经济活跃区域打造产业新城,不断以实践探索和引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协调发展,持续推动中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产业新城以其全新的定位理念,为企业不断追求产业升级和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从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来看,产城融合的新城新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主要目标。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并向新型城镇化过渡的阶段,未来将逐渐形成“两纵三横”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人口的迁移正在推动产业新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产业新城

二、政策:国家战略、政策红利为产业新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产业新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因素的推动,国外政策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对于园区给予税负减免、低税率和贷款担保;②公共研究机构和服务中心提供定制化的商务服务;③自主自助协会和合作生产商促进创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长期面临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经济“双重转型”任务。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实现了从“严格控制” 单一城市规模到强调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同时,突出强调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合理响应人口的就业需求、公共服务诉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引导人口流动的合理预期,畅通落户渠道,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区分超大、特大和大中小城市以及建制镇,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市,增加中小城市数量,优化大中城市市辖区规模和结构,拓展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空间。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产城融合、产业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针对科学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做出了明确部署,提出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越来越多的企业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加入到产业新城的开发建设及运营中。

产业新城

三、产业:集聚、转移、外溢效应推动产业新城发展

产业驱动是指在新城建设过程中以一种或多种产业导入为突破口,利用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新城的开发。其做法通常是首先由政府在新城范围内建立产业园区,引导市区内的企业外迁,同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企业入驻,最终达到市区产业职能转移到新城的目的。产业驱动的关键在于选择产业链核心环节、关联带动性强的产业,利用政策促进产业的集聚。

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对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产业新城的开发综合考虑了新兴产业、城市建设、人口集聚三方面因素,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文旅、餐饮、娱乐、交通等要素进行有效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的动态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空间。例如华夏幸福坚持“产业优先”战略,以产业新城为依托,不断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力,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壁垒。通过龙头驱动、创新驱动和孵化驱动等方式,打通了产业研究规划、产业集群集聚、产业载体建设和产业运营服务的完整链条,运用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为产业新城所在区域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十三五”开局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的转型阶段,经济增长率逐步放缓,经济转型势在必行,而经济转型必然离不开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目前,全球产业发展处于重大调整阶段,产业的国际分工面临洗牌和挑战,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的关键时期,正向产业链上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经济附加值高的链环转移。如何提前谋划布局,实现产业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点。

具体针对产业集聚、转移的研究对于产业新城发展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国际学术界对产业转移变迁相关的理论研究已非常充分。本节将从产业扩散、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的区域均衡发展三个维度更为系统地进行梳理,以期发掘产业新城发展的重点方向。

产业新城

四、科技:智力资源成为产城发展的核心要素

随着全球科技化进程不断加速,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当今主题,对于国内产业而言,面临着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大命题,而传统工业园区已无法满足日益多样的产业业态需求,亟待运营商通过借助科技创新力量,不断促使业态结构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创新升级改造,通过“腾笼换鸟”,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完善,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而集生产功能、城市功能和生活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更多区域发展引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美国城市研究专家乔尔·科特金(Joel Kotkin)在其所著的《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中指出,在数字经济环境下,产业布局的地理决定论受到冲击,人才及科技创新机制和环境成为企业选址的主导因素。哪里有企业需要的人才,哪里有企业需要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环境,企业就会选择去哪里。换句话说,新时代背景下,新城的经济发达程度并不取决于传统能源、港口等区位优势,而是取决于一个城市的智力资源优势。宜居环境吸引高端人才,高级人才带动高端产业,高端产业的收益进一步改善宜居环境,这样的良性循环形成了科特金所描绘的“精英型新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产业新城运营商也在通过自建、引入或收并购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增强园区或产业新城的创新发展能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的背景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产业新城得以稳步快速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承接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产业地产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