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应该“特”在哪?

2017-06-30 14:36:38 特色小镇规划

当前,各地普遍形成一种共识:建设特色小镇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小城市培育等将发挥积极作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各地也纷纷出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政策。无疑,特色小镇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词之一。

然而,在我国,特色小镇毕竟是个新事物,一些地方在探索和推进的过程中,发展理念、规划路径、政策协调、体制机制转变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盲区和难点,亟待重视和破解。

1、“特”在哪?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非建制镇的特色小镇和建制镇的特色小城镇两种形态。

“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对特色小镇的调研报告中指出,“特色小镇是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

在较早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形态更多的是“非镇非区”,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此外,全国还有一些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强调“特色小镇指的是位于城市周边、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政策研究和试点指导处副处长魏劭琨认为,尽管说法不尽相同,但对于特色小镇的特征,全国上下已基本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即产业特而强、功能有机组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等。

一是有特色。魏劭琨说,特色小镇一定是一个有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传统单一的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文化、旅游等功能和环节延伸,开发高端产品,占领高端市场。

绿维文旅控股集团董事长林峰认为,特色小镇需要坚持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两个发展架构。特色产业的选择需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位环境以及产业发展历史等基础条件,向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历史经典产业回归三个方向发展;旅游产业具有消费聚集、产业聚集、人口就业带动、生态优化、幸福价值提升作用,也是引领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是形态小。特色小镇不像一般小城镇那么大,是一个小范围的区域,同时也与产业园区的功能单一不同,同时兼具产业、居住、休闲、文化等功能。

一些专家认为,特色小镇的“特色”应在于形成独特的风格、风貌和风情。风格是小镇的性格和个性;风貌是其独特的建筑与外观,要与文化传承结合,与自然生态一致;风情是以历史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软环境为基础,结合演艺、社区活动、人际交往,形成独特的文化价值。

三是机制新。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开发模式。

政府以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服务管理为主要任务,把控整体方向、创造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成为小镇建设的主角;当地居民,则积极参与和有效监督。

2、盲目跟风易形成泡沫

当前,各地建设特色小镇非常积极和活跃。从正在上马的一些特色小镇项目看,大都已考虑了“概念策划、空间规划、项目计划和资金筹划”四划叠加的综合性方案,并向国际上流行的“多规融合”靠拢。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方也出现了跟风炒作、急功近利、速战速决等运动式、唯政绩的不良倾向和苗头。

一些地方对特色小镇的认识存在偏差,缺乏科学规划,特色不突出。

魏劭琨指出,有些地区将特色小镇理解为简单的城镇建设;有些地区将特色小镇作为要政策、要帽子、要指标的途径;有些地区将特色小镇看做是房地产开发的延续;有些地区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只是盲目跟风。

轻规划、拍脑袋建设的现象特别值得警惕。在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有的地区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诸多特色小镇的规划。

这些规划,有的没有充分考虑小城镇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等特色,有的没有找准小城镇的功能定位。有的领导调研不够深入,头脑一热就抛出规划思路,还将规划蓝图搞得非常宏大,投资规模大,战线拉得长,把小城镇建设搞成了“大跃进”。

江西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国新认为,无论是特色小镇,还是美丽乡村,都是持续发展的事业,需要“持久战”思维。地方政府在编制规划和下达任务时,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充分认识所在地区的优势与劣势,避免为了短期政绩一哄而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特色小镇建设出现了房地产化苗头。魏劭琨说,一些特色小镇将工作重点放在建设上,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包括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

然而,特色小镇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哪里是简单的规划和房地产建设就能造出来的呢?在房地产去库存任务艰巨的情况下,这一苗头很可能进一步增加去库存压力。

3、特色小镇需练“内功”

不少小城镇原本发展水平较低,因此,特色小镇建设面临很多制约,相关制度也不完善。

在资金问题上,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需要较多投入,但一些地方自身财力有限,社会资本也有限。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的特色小镇起凤镇副镇长查玉国说,上级拨付的特色小镇扶持资金为每年两三百万元,而要求总投入为每年6亿元,虽然可以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但供需还是相差甚远。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当地采取的方式是:县级投融资平台设立马踏湖生态旅游小镇建设专项资金;授权马踏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独立的镇级融资平台开展金融融资;支持起凤镇以PPP模式、BT模式、委托运营、合资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在土地问题上,一些特色小镇大规模发展房地产会挤占特色产业用地,甚至造成土地浪费。而且,很多小城镇采取租赁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管理不规范,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

在人的问题上,由于一些特色小镇没有考虑好产业发展问题,对人口吸引力不强;一些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导致房价上涨,反而阻碍了人口流入,最后可能成为一座空城。

特色小镇的核心“内功”是特色产业,而有些小镇产业链较短或产品附加值较低,亟待转型升级。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水落坡镇副镇长董颖告诉半月谈记者,镇里的收藏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但产业链条集中于收购、生产制造环节。

如何发挥“收藏+”功能,发展衍生产业,实现从古旧家具专项市场向民俗文化旅游区的转型升级,是当下亟须破解的一个课题。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闵学勤认为,有的小镇为了营造特色进入创建名单,大力宣传当地传统产业,如皮革、毛纺、茶业、竹业、陶瓷等。实际上,一些产业如不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并嫁接互联网平台,很难重新焕发生机,保持持续增长。

有些小镇冠以软件小镇、科技小镇、创业小镇、环保小镇之名,听上去极富现代意味,但如果不吸引人居、引导消费,很可能落入产业园、开发区的套路,小镇居民大量的日常消费和文化消费还需回到城市中心。

如果说这一波特色小镇建设浪潮,是从“千城一面”的城市化向“百花齐放”的城镇化转向的话,其解读不能单纯停留在表面的特色上。更深层、更具差异化的小镇内涵、小镇风情、小镇灵魂才是重点所在。

如何寻找特色小镇之魂?恐怕不少进入创建序列的特色小镇在这方面还未做足功课。闵学勤说,从根本上讲,特色应该是由产业、环境、文化等融合而成的独特的小镇生活形态。正因为这样,特色小镇之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缔造,而需要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不断探索、追寻,逐渐成形,特色独具。

特色小镇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