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促进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2022-01-24 14:50:51 现代农业政策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532”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活力、丰富产业园发展内涵、提高产业园发展质量,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开创发展新局面,积极发挥产业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平台载体作用,依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十四五”江苏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苏农业〔2021〕3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使命担当,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核心目标,进一步吸引各类先进要素、龙头主体、政策资金向产业园集中,通过产品创新、结构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建设一批产业更鲜明、结构更合理、科技更发达、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全市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为全面推进常州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特色立园。与经济社会和农业农村等发展规划相统筹,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科学确定产业园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优化编制产业园中、长期规划建设方案,统筹布局农业生产、科技研发、加工物流、综合服务、休闲观光等功能板块,明确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功能定位与建设目标,以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引领产业园建设,指导产业园集聚资源差异化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壮大、提档升级。

坚持以农为本,融合强园。在规模种养的基础上,推进精深加工、商贸流通、科研教育、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形成全产业链推进、多模式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良好格局,坚决防止产业园非农异化。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带动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分享产业园建设成果。

坚持开门办园,创新活园。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思路,推动政企分开,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立足常州特色优势产业跨区域牵头领办建设产业园,支持组建产业化联合体,调动产业园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产业园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科技支撑,绿色兴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科技人才招引和科技熟化应用,强化各链条、各环节的科技支撑。创设一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循环发展,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推进产业园内涵式发展。

三、目标任务

进一步聚焦优质粮食、现代种业以及茶果、花木、水产、畜禽等常州优势特色产业,选取10个左右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的市级产业园,分层次开展国家、省级产业园达标创建,带动建设一批区、镇级产业园,逐步形成以国家级产业园为龙头,省、市级产业园为骨干,区、镇级产业园为基础的梯次推进发展格局。到“十四五”末,建成1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园,积极争创1个以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

四、重点建设内容

(一)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聚焦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立足地方产业园发展总体布局,整合同类产业园资源,指导产业园依据自身情况主抓1~2个农产品作为主导产业,采取差异化策略推动产业发展,避免产业园之间同质化竞争。产业园要围绕农业拳头产品,集聚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做大上游,做精下游,壮大一批加工型、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一批高质高效稳定的生产基地,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一批品种品质优良、规模体量较大、产业链条完整、融合程度较深,集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于一体的区域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积极打造主导产业综合产值10亿级以上产业园。

(二)推进种业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以产业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依托,重点围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生物技术、循环农业、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加强与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基地主任以及其他国内外农业高端人才对接,汇聚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所、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优势农业科技资源,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合作,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一批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发项目,建设一批星创天地、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企业孵化器等“双创”载体,评选一批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的科技引领示范点和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产业园科技引领、示范带动的窗口效应和带动作用,培育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推进设施装备和技术水平高质量发展。以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为方向,推进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宜机化”高标准农田,实现水、田、路、电、管、网等多网配套,推进“宜机化”良种、良法、良地、良机应用。统筹考虑种养、加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推动产业园内产业链各环节广泛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设施化智能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温湿调控等先进适用生产设施,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林果等特色农业机械,强化加工、烘干、储藏、保鲜、冷链、废弃物处理等加工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生产经营的数字化改造,加快产业园电子商务平台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流通体系。

(四)推进公共服务能力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园从要素资源聚集的平台转变为产业发展平台和产业链要素配置的产业联合体,积极为入园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多方位服务。支持产业园建设科技展示、信息服务、农民培训、质量监测、仓储物流、品牌营销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产业园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提供农资供应、种苗繁育、植保植检、包装加工、农机作业、烘干收储、市场营销、劳务服务等生产经营性服务。支持产业园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帮助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认定认证工作,组织参加国家、省、市品牌创建和产品评比活动,举办文化节、艺术节、采摘节、展销会、花艺大赛、文创大赛、包装大赛等文创活动,形成产业园鲜明的品牌形象和产业特色。引导产业园加强与政府各大投资平台、担保平台、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基金和信贷资金,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鼓励产业园优化招商服务,变招商后服务为招商前服务,提前做好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设施搭建等服务,筑巢引凤,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五)推进产业融合、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旅游、品牌、科技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充分挖掘农垦文化、良好生态的潜在价值,推动科技、健康、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业、体育业、教育业、康养业等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跨二连三”,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充分利用产业园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推进产业园建设与城市功能配套、重大项目、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积极探索“园镇一体”、“园村一体”、“园企一体”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园产业发展与群众生活相融合,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区、美丽生态景区、幸福生活社区“三区”融合的农村发展建设新格局,将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为城里人向往的“风景园”,让农民在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中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六)推进经营管理水平高质量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创新产业园管理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制度、投资融资制度、资金使用制度等,推动政企分开,完善“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入园领办产业园建设和运营,完善以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开发、管理、建设运营机制。鼓励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经营为补充,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产业园农业经营体系,推动产业园加快建设。进一步完善各方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开展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合作,探索推广“订单收购+二次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租赁土地、垫付农本、产品回收、超产奖励”等联农带农模式。构建产业园管委会、企业、科研单位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打造产业园品牌,共享产业园发展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产业园发展促进行动作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市级产业园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建立市级园区联盟,统筹推进全市产业园建设。各辖市、区也要相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定,由辖市、区分管领导召集,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打破区域、行业界限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组建专门班子,配备专职人员,对产业园建设中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负责产业园规划、建设和管理。积极创造条件组建产业园发展公司,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吸引各类资本投资产业园。

(二)加大政策扶持。市和辖市、区要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扶持力度,整合本级及以上各类农业项目资金,优先扶持产业园建设和产业发展。市级每年根据各个产业园规划及投入情况,安排产业园建设奖补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科创平台建设、智慧农业建设、联农带农模式构建等方面。对当年认定的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予适当奖励。各辖市、区也要建立产业园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产业园管理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同级财政给予支持。加大对入园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土地、人才、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在用水、用电、税费、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在科技创新、品牌创建、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奖励。

(三)强化绩效考评。产业园建设工作成效列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财政资金使用进度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产业园和涉农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各辖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做好验收、绩效评价工作。

(四)注重宣传引导。加大产业园宣传力度,注重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创新宣传模式,广泛发动企业、农民积极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信息报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探索产业园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与样板。

来源: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现代农业政策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