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政策

2018-03-02 14:32:53 文化旅游政策

洛阳市文化旅游 

洛阳市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是我省赋予洛阳的战略定位之一。日前,洛阳市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见》),提出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总体目标,加快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4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80亿元。

目标: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380亿元

《意见》提出,我市将以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真正把洛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范、中国风、洛阳味”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并明确了洛阳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目标和产业目标。

经济目标:到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47亿人次,年均增长5%左右;旅游总收入达到138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入境游客达到157万人次,旅游创汇5.04亿美元。

产业目标:到2020年,全市5A级旅游景区达到7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22家,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5家,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达到8个;5星级酒店达到5家,4星级酒店达到15家,其中国际高端知名品牌酒店5家至8家;建成“洛阳礼物”购物中心5处;力争培育全国百强旅行社1家至2家;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旅游演艺节目2个至3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4万人,带动社会就业70万人。

布局:构建“一心一轴两翼两带”空间

根据《意见》,我市将结合城市发展布局及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构建“一心一轴两翼两带”空间布局。

一心,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将洛阳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核心区域。

一轴,以北至上清宫、南至龙门石窟,以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为重要支撑的古都文化体验轴。

两带,打造洛河文化旅游体验带和伊河生态休闲旅游体验带。

两翼,打造沿黄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发展区和伏牛山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发展区。

转型: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深化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基本要素,积极拓展“商、养、学、闲、情、奇”等新兴要素,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激活旅游二次消费,推动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加快建设博物馆之都及二里头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着力打造洛阳旅游新篇章,推动洛阳旅游由“老三篇”向“新三篇”转变。

以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加快推动自然山水景区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围绕老君山、白云山等核心生态旅游景区,提升品质,打造5家年收入超亿元的龙头景区,在全国叫响洛阳生态旅游品牌。

着力培育康养游、研学游、商务游、会展游、奖励游、低空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融合: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

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工业、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建设现代化旅游产业经济体系。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旅游与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升农家乐档次,打造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精品民宿和主题庄园,打造全省乡村旅游标杆,做强乡村旅游产业。

推动旅游业集聚发展,培育建设一批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和特色板块组团、特色小镇和特色商业街区等,培育旅游新业态。

按照“市场运作、有偿使用”原则,撬动、激活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

惠民:持续实施旅游惠民工程

持续提升旅游年票服务水平。有序增加旅游年票景区数量,优化旅游年票办理环境和流程,持续完善旅游年票管理系统,适度扩大旅游年票附加值。

推动全市景区对市民优惠开放。倡导和推动全市国有收费景区向市民优惠开放,在限定时间、区域内市民可凭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优惠或免费进入景区游览。推动各收费景区(点)向老年人、残疾人及特殊人群免费开放。鼓励景区、酒店、文化休闲涉旅企业等联合发行优惠联票或通票,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

开展旅游进社区活动。实现旅游信息、产品、服务机构进社区。鼓励支持旅行社走进社区服务市民,倡导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参与更多的文化旅游活动。

文化旅游政策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