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协月度专题协商会聚焦打造特色小镇

2018-06-05 14:36:31 特色小镇规划

 2018年5月10日,在安徽省政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小镇”月度专题协商会上,安徽省政协联合调研组发布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安徽省共有25个省级特色小镇,18个省级实验特色小镇,市级特色小镇近百个。 25个省级特色小镇累计完成投资51.8亿元,全省已经形成特色小镇的热潮。与此同时,多位省政协委员不约而同提到安徽省特色小镇面临“房地产化”的风险:一些地方快速发展的特色小镇,很大程度被房地产商“绑架”。委员们从特色小镇定位、管理运营机制、破解融资难上给出建议,为安徽特色小镇发展支招。

一、建议一:定位要准 不能“千镇一面”

没有特色,特色小镇就无从谈起,然而现在一些特色小镇“千镇一面”,同质化问题严重。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院院长曾凡银在调研中发现,安徽省一些特色小镇在定位上存在问题和偏差,“没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特色不够鲜明;功能集聚不足,竞争优势不够突出。”

“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符合本地特殊资源优势的细分产业是其最核心的特色。”他建议在产业定位上,要立足资源禀赋,把握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立足小镇现有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通过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在延伸产业链、发展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上下功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特色小镇

二、建议二:科学规划 防止建设“运动化”

省政协委员丁绍东指出,当前,特色小镇规划主要由县或乡镇来制定,受专业水平、视野思路限制,规划层次不高、特色不鲜明,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衔接不紧密,缺乏前瞻性、协调性和操作性,“特色小镇发展目标、环境容量、生态底线要求等没有统一标准,规划进展较慢。”

他建议,建立省、市、县三级统筹的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编制机制,一次性完成80个省级特色小镇布点规划,“首批25个省级小镇,未完成规划的,省有关部门要派员参与省级小镇规划,由省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评审,已完成规划编制的进行审核完善。”

省政协常委韩卉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狂飙突进和野蛮生长会导致建设运动化、政绩功利化、建设园区化和简单模仿化。”

特色小镇

.三、注重文脉传承 保持小镇质朴美感

“在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传统风貌正逐渐被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所替代,尤其是一些乡土景观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省政协常委李霞在发言中指出,当前一些特色小镇在建设中将保护、传承、更新等同于一般的商业旅游开发或城市美化运动,停留在空间和形式上,忽视了原有的人文环境。

“为追求速度与效率,大多数特色小镇的更新规划都是直接套用大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原本可以让人们驻足、停留的街巷空间被笔直、开阔的道路取代,割裂了小镇功能、景观和活动空间的联系。”李霞委员认为,特色小镇的职能、空间、风貌、肌理都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将不同年代形成的片区与新规划片区进行整合,辩证地融入时代的功能、形式和技术,形成“过往为源、当下流行、未来传承”的空间脉络,保持特色小镇质朴、亲切的美感和格局肌理。

特色小镇

四、建议四:防止“套利” 变事前规划奖励为事后效果奖励

建设特色小镇,离不开有效融资渠道,针对如何破解特色小镇融资难,省政协常委杨增权建议,对短期现金流不大、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但又独具特色的小镇项目,可比照“4321”模式,由省担保集团牵头,实施风险分担。对特色小镇内中小企业,通过政策性融资担保、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实施增信。

“对自身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社会资本介入意愿不强,又不能采取PPP模式的项目,应探索发行特色小镇建设专项债券,拓展建设方、运营方和经营方直接融资渠道。”此外,还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杨增权委员建议,财政资金应联合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成立特色小镇建设基金,同时,变事前规划奖励为事后效果奖励,根据特色小镇建设成果评价,科学发放奖励资金,“科学兑现支持政策,防止套利。”

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安徽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扎实,科技优势明显,加快建设特色小镇正迎其势,恰逢其时。要深化对建设特色小镇的战略意义的认识,努力打造出一批安徽元素、全国一流、世界影响的特色小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特色小镇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590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