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宜春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

2022-08-08 14:20:13 健康地产规划

1

为全面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提升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2022年度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赣药监药品生产〔2022〕6号)、《宜春市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宜府办发〔2022〕8号)及《2022年全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点》等,制定《2022年度宜春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六稳”“六保”、药品安全、产业发展,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加强稳链、补链、延链、强链工作,“锻长板、补短板、筑底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到2022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8.8%,达到400亿元以上,全产业链总产值持续提升,立起重点产业链“硬脊梁”,为我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坚强支撑。

二、重点工作

(一)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1.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对全市重点产业链重新调整、优化的要求,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制”协调推动作用,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相关职能部门搭建服务对接平台,开展产销对接、产融对接、人才对接、技术对接等常态化对接服务。进一步强化牵头部门的职责,压实地方和产业链成员单位的责任,完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落实机制、工作运行机制、问题办理机制、信息报送机制、部门协作机制、上下联动机制等,不断增强链长制协同工作合力。(责任单位:市市监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2.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落实市政府《宜春市中医药发展规划(2017-2025年)》、药品安全及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深入梳理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具体堵点、断点、痛点、难点和强链补链延链方向,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四图五清单”,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完善细化发展路径,根据两个医药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布,整合存量、引入增量,优化产业合理布局。传承发展中医药、提升发展化学药、突破发展生物药、创新发展医疗器械。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地方特色,主攻1—2个细分领域。(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市监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3.打造专项型人才平台。面向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大力吸引和聚集生物医药领域高端人才,在深圳、上海等地举办更加丰富的招才引智活动,继续举办“1+N”灵活引才模式,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组建生物医药产业链招商工作专班,加强招商干部培训,采取选派专业型干部到先进地区、前沿地区高科技企业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干部和加强交流学习。(责任单位: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链长制牵头单位及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二)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4.编制产业招商指引。更新生物医药产业链“四图五清单”并充分运用,紧盯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编制产业招商指导手册,按图索“骥”,为产业招商提供精准指引,积极开展填空式、补位式、链条式精准招商。重点引进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特色原料药,临床急需、专利到期、供应短缺的创新药、高端仿制药、新型制剂项目,力争引进血液制品、抗血清制品与抗体药物、疫苗、蛋白及核酸药物、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特色及高值耗材、诊断检测设备、家用及康养医疗器械等项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市监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红十字会、市国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5.加强产业项目推进。坚持“项目为王”,建立重点项目库并跟踪落实。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跨国药企,引进一批高科技型企业、领军型企业、战略型企业,提升产业能级。将江西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艾滋病药物国际化制剂研发生产项目、北京同仁堂配方颗粒项目、达利园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中医药保健产品生产项目、仁和集团中药提取研发及智慧物流项目、江西缘生生物科技公司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和后续研发项目、利快复医疗科技(江西)有限公司二类医疗器械生产项目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纳入2022年省大中型项目予以重点推进,尽快形成新增长点,发挥项目建设“压舱石”作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6.强化产业集群建设。以全市产业集群规划为蓝本,强化“两核三区多节点”的格局,持续推进“中国药都”振兴工程,樟树、袁州两个医药产业集群以及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态木本中药材种植基地、规范化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樟树首个中药材栀子国际标准研制建设。聚焦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优势领域,深入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推动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市财政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新增中药材种植奖补,引导鼓励各县(市、区)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4万亩,提升中药材质量;重点引进或投资生物医药产业链“链主”型企业;积极对接医药产业基金、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生物医药企业抢抓上市机遇;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鼓励各地设立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引导基金助力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监局、市金融办、市国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三)提升产业发展潜力

7.畅通产业供应链。贯彻落实《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打击垄断行为,规范原料药供应秩序。防止产生供应“断点”。引导原辅料、药包材、医药产品、制药装备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等,进行产供销用对接,稳固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专业化药品第三方物流和药品委托存贮,畅通线上线下市内外药品销售、供应循环网络推进五洲医药、陆祥堂等医药物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责任单位:市市监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8.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大力挖掘、保护和传承“樟树帮”传统炮制技术工艺,打造赣产道地精品中药饮片品牌。立足我市中药优势大力发展保健食品、药食同源产品、特医食品和化妆品,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需要,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大力推进“中药+养生保健”“中药+文化旅游”“中药+健康养老”等复合型业态,建设中药诊疗康养基地、中药文旅融合基地等,构建“药、疗、食、养、美”大健康产业体系。加强热敏灸小镇建设,推进热敏灸产业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加强经典名方、名优产品、重点大品种二次开发,支持医疗机构加强院内制剂开发利用。完善中国药都会展中心,举办第53届樟树药交会和中医药论坛等,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9.积极打造生物医药“品牌企业”。按照《宜春市工业强基八大专项行动方案》相关政策要求,落实财政奖补资金。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制(修)订,争创行业“标准领跑者”,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改造,研发和引进新产品,培育一批链主型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瞪羚(潜在)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优质中小企业群体。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树立品牌意识,鼓励企业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平台建设等工作,促进全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市监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四)提升产业创新活力

10.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企业创新机制,鼓励企业与省内外、国内外高校、研发机构、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对在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品种研发、核心技术突破等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产业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予以重点支持,享受税收减免、奖补等优惠政策。年内制定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定期收集各地出台的奖励性政策,适时推广或上升为市级层面政策。(责任单位:市市监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11.强化产业创新平台支撑。聚焦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细分领域,鼓励链主企业联合业内优势科技力量,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谋划建设重点公共服务平台,有序推进樟树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鼓励生物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共建研发实验室,打造一个科研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加强科研交流活动。同时依托现有的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平台载体,以生物医药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协同推进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造更多、更强、更优的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载体。计划上半年在宜春举办全国首届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市监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12.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对产业链发展的引领作用,推进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在中药固体制剂制造工艺、装备研发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等领域,加强关键材料、先进工艺、控制软件的研究,提升产业基地高级化水平。利用纳米微球技术、中药智能提取、超微粉碎、缓控释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对现有生产设备、生产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产业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和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落实工作实施方案的细则,明确重点任务,压实责任链条,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链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全市产业链日常工作的协调与沟通,定期汇总各地出台的政策文件、研究协调推进解决问题。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推进链长制重点工作。

(二)优化服务环境。要以抓落实活动年为契机,强化地方和部门责任,加强政府、药企、专家和基金等之间服务平台建设,针对企业“急难愁盼”及项目沟通、资金支持、政策宣传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定期销号。进一步加强“五型”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各项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度,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策通道,建立问题办理长效机制,切实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对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大问题要及时研究协调解决。

(三)加强考核。建立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调度通报各地各单位工作推进情况,年底开展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予以通报。

来源:宜春市市场局

健康地产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590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