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3大发展模式

2018-09-18 15:53:57 产业规划方案

 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日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那么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乡村振兴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有代表性的3大模式。虽然不可全盘复制,但其中的一些思路颇具参考价值。

1、引入外来资金的古村镇开发模式

对于一些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古村镇,引入外来资金进行包装打造,并统一运营,无疑是一个发展乡村旅游的“快速通道”。

乡村振兴

典型案例:临沂竹泉村

竹泉村地处山东省沂南县北部,是中国北方少见的古式村落。后来由青岛龙腾集团投资1.56亿元进行整体打造。

经过几年开发,这里已成为一处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核心,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会议、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也是山东省第一个系统开发的古村落度假区。

在开发古村落的基础上,竹泉村还大量挖掘本土文化、美食、民俗传统等,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旅游对于文化休闲体验的需求。如今,竹泉度假村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2015年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8000万元。

2、一口价全包的套餐式体验模式

相比袁家村这种开放模式,还有一种截然相反的封闭模式:他们依托自己的优势资源,将全村封闭起来,用户只需一张门票,即能享受全部服务。

如果说袁家村熙熙攘攘的人流是一种繁荣的美,那么封闭式乡村,通过高门票限制人流,凸显的则是古村镇宁静的美。

乡村振兴

典型案例:乌村

乌村紧邻著名的乌镇西栅历史街区,是背靠京杭大运河的古村落,总面积450亩。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景区依托。

乌村颠覆了中国乡村游的传统模式,采用一价全包的套餐式体验模式——集吃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一体的一站式的乡村休闲度假项目,一次即可打包吃住行和30多项免费体验项目。

不能否认,乌村的成功离不开乌镇导入的巨大人流,但反过来,乌村也为整个大景区提供了原生态的乡村民俗文化体验。

3、依托大城市,以民宿带动乡村旅游模式

做为乡村旅游的高级型态,民宿是个特别的存在。一些地方依托大城市的巨大人流和消费能力,以“从上而下”的方式,用民宿为爆点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取得了巨大成功。

莫干山

典型案例: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自古以来就是许多名流避暑消遣的地方,并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历史典故。

后来,一些外国人在莫干山开办农家乐,将中国传统的旧家具、雕花木梁、旧石墩等,与西方文化相融合,深受长三角高端消费群体,以及入境游游客的欢迎。2007年以后,“洋家乐”就成为莫干山的关键词。

在莫干山的示范效应下,浙江桐庐等其他地市,包括全国各地,都掀起一股民宿热,并成为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突破口。

看了案例,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乡村旅游项目游客才会喜欢,并且为之买单?

乡村旅游设施是乡村旅游品质的重要载体。2015年年初,“旅游厕所革命”席卷全国,乡村旅游地作为旅游厕所的重灾区,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升级,是乡村旅游舒适度提升的重要保障。

产业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