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2022-09-02 12:30:29 产业地产规划

4

前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着眼于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市新型城镇化站在建成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的新起点,为奋力当好建设现代化河南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主力军,应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在更全方位、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谱写浓墨重彩的安阳篇章。

《安阳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安阳市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是编制相关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城镇化质量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节 主要成就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城镇化发展方式深层次变革,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明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实现零门槛落户,制定实施配套政策,保障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户改红利进一步释放。截止到2020年底,全市城镇常住人口290.5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04%,比2010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4.66个百分点。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受理申请51831人,制发居住证51769张,实现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城镇化空间布局更趋优化。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东拓、西优、南联、北提。以发展中华路、文峰大道“两轴”拓展城市空间,以建设洹河、洪河和羑河生态休闲带“三带”提升城区品质,以壮大东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部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区、南部宝莲寺高端商务区、北部纺织产业集聚区“四极”强化载体支撑,中心城区能级得到大幅提升。稳慎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深化放权赋能改革,积极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县城经济服务和宜居功能明显提升,林州市、汤阴县成为全省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培育出一批示范性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卫星镇,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60%。

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强劲,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300亿元,正在形成精品钢及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钢铁、煤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延链提质,精细化工、铁合金、汽配、印染等产业园基本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电子纱、电子布等走在行业前列,通航制造、新能源、康复设备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市光伏、风电装机总规模居全省第一位。成功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建成公园游园102个,新增城市绿地489公顷,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466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惠及群众7.2万户。加快推进人民大道、安钢大道、市区主干道“十纵十横”分流岛、老城区护城河和洹河两岸等一批重点夜景亮化项目,打造独特的亮化风景带和闪光点。推进城市“U型”空间治理,大力整治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改善环境卫生质量,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大道等347条市政道路和38个主要路口分流岛投入使用。更新城市公交,改造沿街立面,拆除违法建筑,清理“城市蛛网”,规范户外广告,城市承载力和形象品质大幅提升。安阳机场开工建设,安罗高速、沿太行高速等加快推进,郑济高铁安阳段、西北绕城高速建成通车,城区大外环形成闭环,万庄物流、象道物流铁路专用线建成投用,打通东向出海通道,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力推进“双替代”,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绩效考核位居全省前列。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关停4.3米及以下焦炉。深入实施“三大改造”,开展企业提标改造和深度治理,14家企业绩效评级为A级,占全省总数的1/3。建成区内162家污染企业“退城进园”或关停。“公转铁”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运量大幅提升。精准管控柴油重卡,淘汰国三货车9045辆。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全域禁放烟花爆竹,如期实现库存清零。大气质量持续变好,“十三五”期间PM10、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幅度均超过3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步增长。深入推进“四水同治”,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改善率居全省第一位。狠抓西部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62个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竣工。

城乡整体面貌显著变化。现代农业提质增效,2020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4.4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瓜果收获面积分别达到130万亩、90万亩和140万亩,粮食生产连年稳定在370万吨以上。累计改造农村户厕72万户,完成“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省级示范村187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758公里,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首批32个乡镇治理工作初见成效。全域清理限高限行设施,综合整治路域环境979公里,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11个,林石公路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成功创建2个森林特色小镇、58个森林乡村,5G基站实现县城及以上区域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

第二节 发展态势

2021—203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我市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紧紧把握五大发展态势,积极应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交出满意的安阳答卷。

城镇化进程处于机遇叠加期。随着国家和我省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中原城市群建设等多重战略叠加辐射优势凸显,为我市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规模能级拓展了战略空间,为集聚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市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常住人口将持续增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后劲将持续增强。

城镇化发展进入动能转换期。新型城镇化集“扩内需、聚产业、促创新”于一体,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提供空间,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我市城镇化已经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正在转向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产业发展动力更加多元,蓄积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当前我市正积极汇聚要素资源,打造一流生态,集聚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品质化、多元化和个性化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的深入实施,人口“数量”红利将进一步转向“质量”红利,创新和开放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城镇化格局进入优化提升期。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内需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人口加快向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格局形态将更加凸显。我市处于中原城市群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中心地带,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随着我省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重大战略落地实施,资源要素将进一步向中心城市和县城两端集聚,人口流动就近城镇化趋势日益明显,城镇化格局因此而优化提升。

城市发展模式进入转型期。随着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理念成为社会共识,未来城市规模、布局、形态与生态、资源、环境要更加适应匹配,空间治理更趋集约、高效、精细,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市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同时被纳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市建设必须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存量化发展拓展了空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治理层级更趋优化。提升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城市治理能力,打造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城乡关系进入加速融合期。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跨界配置更为频繁,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城市周边乡村将释放更大的发展潜能,城乡发展进入加速融合阶段。通过改革创新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相互融合渗透,城乡全域向均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会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共进,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锚定“两个确保”目标,全面贯彻“十大战略”“百条举措”,结合市情,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着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造高品质生活为根本目的,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保障,统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构建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全面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城镇化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走河南特色、安阳特点、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建成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古都出彩安阳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城镇化带动城市现代化,推动更多的农村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创造和扩大人的发展机会,关注全体居民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多元需求和全面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公平共享,高质量发展创造和保障高品质生活,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城乡共融、优化布局。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融、双轮驱动,以体制改革和试点突破为总策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互促共进。

——绿色低碳、文化传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推进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领域、全过程,推动科技、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城镇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探索生态共保环境共治新路径。立足城镇特色,塑造城镇魅力,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在传承文化、彰显特色中推进城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

——创新驱动,体制保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坚决拆壁垒、破坚冰、治痛点、疏堵点,推动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形成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多元动力,释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新动能。统筹兼顾、一体贯彻,以规则机制创新提升开放能级,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使城镇化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市场主导、融合发展的过程。

——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科学把握城镇的差异性,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约束条件,确定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引导城镇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发展、生态功能等定位差异化发展。注重规划先行、多规合一,突出重点、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分类分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有温度、有活力、有内涵、有保障、有颜值的城市和城镇带。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居住证制度更加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左右,城镇化率年均增速保持1.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实现量与质的稳步提升。城镇化空间格局更加优化,中心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高,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镇化地区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到2035年,我市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发展方式全面转型、质量全面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安定和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彰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均等化全覆盖,人口集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影响力更大、生态性更强、幸福感更足的现代化城市。

第三章 高水平构建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主动融入共建国家、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东拓、西优、南联、北提,加快培育“两轴三带四极”空间格局,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和综合承载力。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主线,加快推动县城补短板和小城镇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优化市域国土空间布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生态保护格局、农业生产格局、城镇化格局,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强化底线约束,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留白”机制,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明确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和发展方向,引导不同区域产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推动各县(市、区)在资源禀赋基础上打造特色产业,形成区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增强中心城区引领作用。统筹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完善行政区划设置,推进中心城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增强中心城区引领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发展纵向和横向两个城市主轴拓展城市框架,建设三个河流生态休闲健身带增强城区品质,壮大四大增长极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强化载体支撑,增强集聚优质要素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焕发古都安阳无限活力。将安阳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区域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构建安阳产业新高地和宜居宜业新城区。着力强化研发创新、现代服务、商务会展等辐射功能,提高中心城区发展层级与品质。

优化县域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发挥林州市、汤阴县、内黄县、滑县支点作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优化布局,形成“十字”型城镇产业密集带,提升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进一步合理配置城镇资源,有序引导人口、产业及各类要素合理集聚,提高空间配置效率,改善空间功能品质,增强空间治理能力,支撑重大区域战略实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需求,不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塑造多元、开放、高效、优质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培育示范性精品特色小城镇,搭建城乡融合发展新载体,增强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推动有条件的小城镇依托专业园区发展工业强镇,依托交通优势和区位条件发展商贸重镇,依托历史文脉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名镇。

专栏1:中心城区空间格局

两轴:中华路城市纵向发展主轴和文峰大道城市横向发展主轴。

三带:洹河生态休闲带、洪河生态休闲带和羑河生态休闲带。

四极: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四大增长极,即东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部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区、南部宝莲寺高端商务区、北部纺织产业集聚区。

第二节 强化中心城区龙头地位

对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中赢得更多先机、在更广阔的资源配置上创造更多效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间合作领域,推动优势行业拓展市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融入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化跨市域交通对接、功能衔接、产业链接、生态共治。加快对接河南自贸区和空陆网海“四条丝路”,拓展开放格局。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加快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密切与濮阳、鹤壁之间功能和产业联系,加快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协同转型,打造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坚持做大经济规模、做实产业项目、做强城市功能、做精发展质量,集聚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耦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增效,着力打造4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4个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和4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提升中心城区规模能级与品质,实现率先发展、领先发展、带动发展、协同发展。北关区围绕“两个高质量”“五区”并进,全面建成新时代全省综合实力强区;文峰区加快实施“三区五中心”战略,打造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区;殷都区全力推进“两区三地”战略,开创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龙安区贯彻落实工业强区、开放兴区,建设美丽宜居新城区。

建设高能级产业载体。聚焦重点关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国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布局前瞻项目。以航空经济协作区、省级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主体构建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特色优势鲜明、发展动能强劲的高能级产业载体,多维度、立体化地推动和实现相关产业的强链补链和集群培育,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殷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设成全市开放型经济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加快建设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培育集聚高端产业,发展临空经济。

专栏2:中心城区发展重点

北关区:“两个高质量”即党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五区”即全省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市商业商务中心区、全市文化教育先进区。

文峰区:“三区五中心”即科技创新引领区、城乡融合先行区、幸福和谐示范区;区域性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

殷都区:“两区三地”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省重要的精品钢及深加工基地、全省重要的新型化工及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龙安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建设美丽宜居新城区,打造高铁配件生产基地、特种玻璃精深加工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家级合金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区。

安阳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信息产业基地、宜居宜业新城区。

第三节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畅通对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成安阳机场,科学进行航线设置,连通国内枢纽机场。积极推进林州、永和、滑县等通用机场建设,构建“一支多点”航空飞行网络。推进机场东路等配套路网建设,实现与周边地市快速连接。建成郑济高铁安阳段,加快推动长治-安阳-濮阳-菏泽、邯郸-安阳-鹤壁-新乡等城际铁路项目研究与实施,形成中原城市群北部“十字型”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瓦日铁路安阳西联络线及配套安西物流园、瓦日铁路龙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铁路专用线及配套物流园、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专用线等重点项目,打造全省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加快建设沿太行、安阳至罗山、安阳至新乡、内黄至林州、濮阳至卫辉等高速项目。全域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路域环境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深度。

完善城区市政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城市路网布局,优化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级配,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积极打造“畅通城市”。实施光明路、平原路、文峰大道、人民大道、文明大道等一批城市出入主干道提升和老G107、安林公路等一批老公路市政化改造工程,实现安阳主城区至汤阴、水冶、柏庄、白璧主出入干道通达效率和对外形象明显提升。深入实施一批市政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内循环。建设智慧公交,加强绿道、自行车慢行道交通系统建设,有效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统筹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合理布局进出城道路网络。加大现有进出城公路改造升级,扩大通行能力。积极推动市县直达机场快速路和高速出入口项目建设,实现中心城区与县域之间便捷畅通。谋划重要旅游通道,加快推进安阳高陵至殷墟旅游公路、林州南部旅游通道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行动,大幅提升道路设施、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水平,促进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第四章 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供需两端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更充分、基础教育更均衡、社会保障更可及、公共空间更亲民、社会治理更和谐、人文关怀更温暖,使全体居民公平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第一节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完善配套政策,保障进城落户农业人口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推动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农村升学学生、留学归国人员等重点人群更加便捷落户,确保应落尽落。开展无户口人员户口核查登记,实行社区集体户口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保障居住证持有者与户籍居民同等享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者的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维护进城农民的权益。推动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依法保障进城农民工资支付和其他劳动权益。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进城落户农民在城镇居住、投资、创业。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第二节 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城镇就业服务水平。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政策协调,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完善“农民工零工市场”,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直播带岗”“农民工专场招聘”等就业服务活动。稳步推进“地摊经济”,发展“夜市”经济、小店经济,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强化欠薪问题专项整治,畅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培育劳务经纪人队伍,支持农村创建劳务品牌。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建立公共服务评价激励体系,健全全市流动人口分布、生活工作状况的动态监测体系,形成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强化随迁子女教育保障。将随迁子女纳入学龄人口分布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分析要素,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多数量、更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服务。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逐步将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地普惠性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保障范围,破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制度障碍。建立健全随迁子女关爱帮扶机制,落实好常态化家访和随迁子女入校后与辖区内学生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等基本要求。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城镇社会保险,促进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支持有意愿、有经济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疾病预防控制,做好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服务。实施“安阳惠民保”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探索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整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第三节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围绕重点群体实施精准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以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为主的培训体系,健全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持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和工作效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扩大职业院校招收农业转移人口规模,鼓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扶持政策,健全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建立具有安阳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营造包容关怀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长期稳定居住。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力度。尊重农民工群体特有的文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开展关爱农业转移人口行动,积极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党组织、工会和社会组织,引导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公共活动等,畅通农业转移人口权益表达渠道。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建设包容性城镇。

第四节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激励机制,推动财政转移支付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财政性建设资金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激发城市政府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积极性。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提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公共设施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满足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的需要,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化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促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形成部门联动、上下衔接的建设用地供应制度。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修订时,充分考虑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和流向,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在城市建设用地上,注重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加大公共文化体育用地供给。

第五章 高品质建设现代城市安阳样板

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强化数智赋能,推动城市功能品质现代化,促进城市更加舒适便利宜居宜业,构筑智慧绿色安全的城市底色,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品质建设现代城市安阳样板。

第一节 建造便捷舒适的宜居城市

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捷可及,扩大专业化、个性化、品质化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使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建立“资源随人走”的资源投入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人口布局相适应。打造“15 分钟医疗、养老、教育服务圈”“10分钟文化体育、公园绿地服务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推动城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弥补优质医疗资源短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品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批高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面提升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整体水平。全面推进健康安阳建设,推动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最低工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提供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为重点,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基层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年人赡养、病残照顾、善后服务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残疾人服务保障。加大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投入,强化多样化运动休闲服务供给。

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创新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高水平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快谋划实施燃气等市政管道老化更新项目,合理规划布局地下综合管廊,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等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环卫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实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丁字路和封闭街区,加快快速路建设,提高城市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动市区公交一体化和市域公交全覆盖,提升城市公交智能化水平。完善步行和自行车慢行系统,建设覆盖城乡的绿道网络。研究和探索“一场多用”管理办法,实现零星市场集零归群。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停车楼)和充电桩(站)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空闲时间对外开放,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精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建立完善城市更新制度机制,率先开展城市更新试点示范。开展城市体检评估,深入查找城市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推动“体检+治病”同步开展。有序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更新改造。2023年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实现老旧小区及周边整街区基础设施更新。加大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水平,鼓励发展工业旅游等业态,弘扬工业遗产当代价值,实现“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加快城市生态修复,完成龙安公园、易园、西城公园、市民文化广场改造提升等园林绿化项目。实施“黄土不见天”行动,推动重点区域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全面消除无路灯街区。扎实推进“创文”“创卫”,推动物业管理向村镇社区、老旧小区扩展和延伸,加快城乡社区物业管理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消防救援站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升级改造消防设施。

健全完善城市住房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全覆盖、无缝隙住房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职住平衡。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围绕集中连片、联村改造项目所提供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引进养老地产、商贸地产等项目,增强人口的集聚度,提高土地增值空间。扩大货币租赁补贴制度,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支持力度。落实房地产金融政策,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鼓励民营资本、企业及非营利机构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继续扩大保障面,努力解决创业型人才、农村转移人员的住房问题。

第二节 打造安全灵敏的韧性城市

加强城市“里子工程”“避险工程”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加强城市老旧管网隐患排查,加快实施一批污水处理、地下廊道、供水供热等城市生命线补短板工程,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动态清单。深入开展燃气、电力等管网和相关设施整治,滚动实施更新改造项目,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加强背街小巷“城市细部”综合整治,用“绣花功夫”整治市容环境,“绣”出更多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合理规划布局应急避难场所,提升人防工程、体育场馆、公园等公共建筑和设施的应急避难功能。推进城市地上、地面、地下设施数字化建设,绘制城市一张图、智慧管理一张网,布局城市生命线,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安全标准,打造韧性城市。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聚焦“7·20”特大暴雨灾害中暴露的问题短板,围绕推动完成我市灾后恢复重建重点任务,加快建立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科学谋划河渠连通、沟渠清淤、涵闸修缮等工作,打通城市水系的“毛细血管”,解决城市防汛排涝工作中的“卡脖子”环节。推进洹河、洪河等河流防洪治理,强化小南海水库、彰武水库、龙泉水库等除险加固。全面提高城市蓄滞行洪能力,对城区各泵站、闸门进行更新改造,强化河、湖、沟、塘、湿地等修复,保留天然雨洪通道、蓄滞洪空间,因地制宜恢复因历史原因封盖、填埋的天然排水沟、河道等,利用次要道路、绿地、植草沟等构建雨洪行泄通道。统筹海绵型建筑和小区、道路和广场、公园和绿地建设,综合运用人工湿地、下凹式绿地、下沉式广场、可渗透路面、透水性广场等设施,提高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

增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加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搭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综合应急平台体系,提升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水平,增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到2030年,建立起覆盖全市、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达到国内和省内先进水平。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处理机制和信息直报系统,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公共设施平战两用转换体系。完善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设,扩大传染病集中收治容量。全面实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建立生物安全二级(P2)和核酸检测实验室。加强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疫苗安全监管,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机制,强化风险评估、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常态化做好输入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持续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社会协同应对能力,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水平。建立清单与台账,加强监督检查,针对工业园区、老旧片区、老旧市场等高风险隐患区域采取安全防控措施,完善信息共享与公开机制。推进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和社区、村、重点单位网格化风险防控体系。坚持底线思维,统筹规划布局应对突发事件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全市重要物资应急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打造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灾队伍。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普及教育,健全防灾减灾演习机制,合理增加企业和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

第三节 构筑更具活力的创新城市

优化产业创新布局。以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目标,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制造业头雁企业培育工程、企业上市挂牌“百舸竞帆”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强力推进“四化改造”,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对接链接,实现生产绿色化、装备大型化、企业智能化、产品高端化。实施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支持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材料、锂电池、国产计算机高端整机等产业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抢占市场,建设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区域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谋篇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先进功能材料、氢能与储能、大数据融合创新等未来产业。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把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把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引领区和高铁经济发展核心区。

建设创新平台载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高新区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拓展辐射区,打造全市创新高地。实施制造业“五个一百”工程,搭建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平台,着力构建“金字塔”梯度培育体系。重点推进国家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铁合金质检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豫北区域创新中心基地、安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安阳大学科技园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引导安钢、光远新材料等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研究中心、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建设一批以“创客”“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模式的众创空间。实施“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等发展培育工程。组建安阳科学院,加快建设国家医疗康复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强化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广“研究院+创新平台+合作项目”运作模式,支持中棉所、农科院等院所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深入推进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六大行动”,全力构建“六大体系”,推动形成要素集聚、效能提升、机制完善的一流创新生态,建立“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协同、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发展的创新体系。整合全市科创资源,组建“安阳科技智库”,建设安阳科技大市场、“创新大脑”,定期发布创新资源清单、城市机会清单。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奖补等扶持政策,设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资金池,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深化科研放权赋能改革,完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创新柔性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完善人才保障服务体系,把建设人才公寓作为引进人才的突出优势,加快集聚更多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三本四专”高校人才优势,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京津等地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实现“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安阳”。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展示平台,积极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完善以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团队激励办法,健全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实施“天使安阳”“金种子”计划。厚植一流创新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人人皆想创新、人人皆能创新的浓厚氛围,激发各行各业创新创造热情,为建成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专栏3:创新城市建设任务

四化改造: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重点技术改造。

五个一百:百名处级挂百企、服务专员驻百企、百名行长联百企、梯度培育促百企、百场活动惠百企工程。

六大行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行动、核心技术攻关行动、科技企业倍增行动,惠才聚智行动、成果转移转化加速行动和创新生态优化行动。

六大体系:科技创新有效供给体系、产业链群发展体系、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体系、多元开放式人才支撑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和新时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第四节 创建智能高效的智慧城市

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高标准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双千兆”建设工程,持续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建设,促进工业生产自动化、数字化,加强工业企业内网升级改造,加快安阳云计算数据中心扩容改造,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持续推进互联网骨干网、城域网结构优化和关键环节扩容,提高互联网国际、城际出口带宽能力。加快城乡宽带网络扩容改造、全域覆盖和服务质量提升。统筹布局感知网络,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农村热点区域覆盖。积极探索天地一体化、6G等未来网络布局。推进新建传统基础设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加快既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运行效率、安全水平、服务能力。打造一批公共数据资源库和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推动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强基于 5G 的智慧灯杆建设,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全面感知。推动骨干企业建设自主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和开源平台,集聚区块链开发者和用户资源。

拓展新型智慧城市应用领域。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旅游等5G场景应用,培育典型示范,积极申建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实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示范工程,完善“5G+行业应用”“北斗+行业应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实现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覆盖,培育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数字产业。归集交通、校园、医院、景区、环保、应急等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部门共享。开展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航空植保无人机、康复医疗、钢铁行业、智能配煤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打造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加强数字经济领域金融支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壮大“铁合金现货网”“扁担百百网”“出口易”等电商平台,打造覆盖平台、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电子商务发展生态圈。开展交通物流、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城乡基础设施等智能化试点和示范创建,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

第五节 建设生态低碳的绿色城市

彰显城市生态魅力。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和“山长制”。深入开展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推进“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和总量减排工作,不断丰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厚植生态底色,保护城市绿楔及组团间绿廊,加快形成“一核三屏四带五边”的生态保护格局,打造“森林古都,山水安阳”。加大城市绿地、城市绿道、亲水空间、生态廊道、城市公园等建设力度,构筑“双环六廊”生态屏障,至2025年,城区绿地率达到36.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加强河道、湖泊、湿地公园等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和水环境修护,加快引岳入安、洹河东湖闸西湖闸、迎宾湖等工程进展,构建“一核二区、四横六纵、多点多层次”现代生态水系网络布局。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绿色生活示范创建,倡导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综合使用水平,到2025年基本实现原生活垃圾零填埋再利用。推广新能源配送车辆,推动城市货运配送绿色化,打造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推动标准化周转箱等物流单元循环共用,推动“互联网+货运物流”高效发展。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优化慢行系统,开展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加快调整交通能源结构,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运输服务领域应用,加快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倡导使用环境友好产品。

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打造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争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加快制定碳达峰工作方案,明确实施路径,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两高”项目严把准入关,严格落实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替代”。深化“退城进园”,实现铸造、铁合金、印染、豆制品、家具等行业企业搬迁入园。强化工业能效水平升级,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加速推广低碳技术,大力发展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氢气提纯利用等新技术,实施一批引领性碳中和示范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协同培养各领域各行业高层次碳中和创新人才。深度孵化一批碳中和创新企业,对接金融投资机构及资本市场,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绿色低碳科技企业集聚。大力推动低碳城区、低碳产业、低碳市场、低碳论坛等多维度的低碳试点示范,创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性先行范例。

专栏4:绿色城市建设任务

一核三屏四带五边:“一核”即中心城区生态绿核;“三屏”即西部太行山地生态屏障、东部平原生态屏障、北部豫冀界生态屏障,“四带”即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带、京港澳高速公路生态带、石武高铁生态带、南林高速公路生态带,“五边”即村边、路边、河边、田边、塘(沟)边。

双环六廊:南水北调生态带、京港澳高速公路城区段防护林、南林高速公路城区段防护林、西北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国道341城区段防护林和新东北外环防护林。其中京港澳高速公路城区段防护林、南林高速公路城区段防护林、南水北调生态带、邺城大道构成内环,新东北外环防护林、国道341城区段防护林和西北绕城高速公路防护林构成外环。

一核二区、四横六纵、多点多层次:“一核”即主城区生态文明示范中心;“二区”即西部山地生态保护区、东部平原生态修复区;“四横”即洹河、汤河、漳河、金堤河特色水文化风光带;“六纵”即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卫河、大功引黄总干渠、漳南总干渠、红旗渠总干渠、跃进渠总干渠绿色生态廊道;“多点”即水库、泉域、湿地、湖泊等点状水域;“多层次”即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水生态保护框架。

第六节 塑造多元魅力的人文城市

塑造现代城市人文魅力。坚持以“以文化城”,将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岳飞精忠报国精神等内化为全市人民价值认同,为全市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以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等为载体,持续做优殷墟、红旗渠、航空运动之都等特色品牌,叫响“曹魏文化”新品牌。积极探索文化文物资源与新技术应用的跨界融合,谋划开发具有安阳文化特色的全链条文创产业,培育红色研学、汉字研学、考古研学等特色项目,打造数字文旅、考古旅游、遗产旅游、康养旅游、通航旅游等未来业态,提高文创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发展特色民间工艺品产业,开发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主的殷商系列产品,挖掘安绣、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和麦秆画等民间工艺资源,打造安阳特色民间工艺品牌。

传承古都安阳历史文脉。打响安阳殷商文化品牌,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体现安阳文化底蕴、彰显安阳文化特色的标志性重大项目。积极融入全省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建设,加快推进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甲骨文著录考释、活化利用等工作取得新突破,把殷墟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遗产地典范。建成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和汉字公园、安阳高陵本体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安阳古城保护整治复兴、滑县大运河古镇保护利用、周易文化产业园等重大文化项目。推动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用好中国书法名城品牌,推动殷商文化、汉字文化、周易文化、曹魏文化、根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深入挖掘全市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加强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文学美术精品创作,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提升改造历史文化街区。

强化文体服务供给。统筹规划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加快体育公园、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甲骨文书屋等项目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有序填补市级与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空白点”,推动市县两馆达标建设。加快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扎实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提升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实现市区15分钟健身圈和农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加大足球场地建设,壮大足球队伍,广泛开展足球运动。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开设全民健身公益课堂,惠及更多普通百姓。稳步提升体育产业,持续举办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打造更高水平“航空运动之都”。

第六章 高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深化放权赋能改革,赋予县(市)和乡镇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基层发展自主权。深化省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将开发区打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第一节 引导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

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中开拓新视野,站位全国看县域,跳出县域谋县域,抢抓重大国家战略叠加、产业转移加速、中心城市能级带动、数字经济快速渗透以及返乡创业等新机遇,聚焦突出特色、外联内聚、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消费升级等发力点,培育厚植新发展优势,促使县域经济活力竞相迸发,蓄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增长点,打造出人民富裕、城乡繁荣的经济强县。

推动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抓住重点,聚焦关键环节,培育地方特色,注重发挥各县(市)的资源优势,选准各自经济发展坐标,结合各自发展基础和条件,因地制宜,彰显优势、凸显特色、各打各的优势牌、各唱各的拿手戏、各走各的特色路,制定详细的“施工图”和“时间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安阳县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建设产业示范新高地、宜居活力新安东,形成与中心城区梯度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林州市聚焦做强工业、做优建筑业、做大文化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建成人文山水城市,发展成为带动毗邻地区发展的新兴中心。滑县重点稳固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智能装备制造3个百亿级产业,建成新时代富有影响力的区域性中等城市。汤阴县持续深化“五动互促”,全力壮大食品、医药大健康、精品钢及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形成“三高地、三基地、三示范”发展新格局。内黄县做优做强以新型陶瓷为主的绿色建材产业集群、以康复设备为主的医疗康复设备产业集群、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制造产业集群等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新内黄。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集成式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推动产业迭代升级、跨界整合,推动城乡深度融合,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能。遵循区域经济规律,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利用资源要素,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实现聚合、整合、耦合发展。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扩大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加快县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县域集聚,促进创新成果在县域转移转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县域营商环境评价试点,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大力推进开放招商,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链式转移、集群式转移。

专栏5:各县(市)发展重点

林州市: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新材料、建筑材料、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目的地、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滑县:稳固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运河特色文旅示范区。

汤阴县:重点发展食品、医药健康产业,打造红色信仰高地、道德风尚高地、人文诚信高地,中国食品精深加工基地、中国大健康产业基地、区域物流枢纽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幸福民生体系建设示范区。

内黄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产业,建设全国知名陶瓷生产基地、康复医疗设备生产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区域粮食果蔬生产及交易中心。

第二节 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

完善开发区体系。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明确开发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目标等,积极破解制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症结,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县域经济活力全面增强和实力持续壮大,走出具有县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对照国家标准和政策,将各类园区分为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两个层级,建立全省统筹、国家对口、职责明晰、协调联动的开发区管理体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建设,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发展格局。坚持“硬考核”导向,以目标倒逼,用奖惩激励,把考核结果与开发区的动态管理、班子调整、干部使用、绩效工资实行“硬挂钩”,推动各类开发区争先进位、提档升级。

推动开发区产业升级。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要素集聚,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引导开发区向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链条延伸、综合配套完备的方向发展,培育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促使开发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立足创新驱动,以“三提”“两改”为主要途径,深入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鼓励开展跨区域合作,建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和示范区。突出开发区产业特色,主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园区品牌,建设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园区。突出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作为开发区发展的主抓手,加快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开发区权限下放、调规扩区等改革工作,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管理边界,推动各类治理主体职能归位和协同联动,形成省、市、县上下联动,部门、开发区、当地政府横向协同的工作格局。推动政策向开发区优化、资源向开发区倾斜、人才向开发区集聚,用更大的“放”、更好的“管”和更优的“服务”,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开发区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做法,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向开发区放权赋能,树牢“以结果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积极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以市场化方向推动开发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平台。强化责任落实和考核督查,引导和激励全市上下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不断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

第三节 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扎实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提高项目谋划设计能力,精准施策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社会福利和社区综合服务等基础设施布局。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完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等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推进市政交通、市政管网、配送投递等设施更新改造和智慧化管理。围绕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着眼释放政府投资乘数效应,加快建设一批契合群众迫切需要、惠及较多市场主体的项目。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用好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多措并举强化建设用地支撑。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在产业经济、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塑造典型示范。

提升小城镇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推进农村小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加强与中心城区交通连接、产业衔接、生态对接,承接外溢企业。突出绿色发展,做强生态屏障,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探索建立“1+N”联动发展模式。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创新服务产品,优化服务提供方式,不断提升以乡镇为核心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村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完善产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科技带动,大力发展坡地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激发农村活力,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机整合。

促进小城镇集约发展。打破传统的行政建制镇发展理念,突出业态和模式创新,切实把“特色资源”转化成“特色经济”,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底盘”,形成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新而活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注重完善功能,强化小城镇基础设施支撑,带动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增加小城镇公共服务供给,打造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的小城镇。鼓励重点镇依托资源潜力和区位优势,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都市观光农业、健康养生等多种业态,构筑新型的卫星城镇。积极稳妥推进一般镇开发建设,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支持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鼓励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本地居民共同参与建设、共享发展成果。深化水冶镇强镇扩权试点建设,推动柏庄镇、宝莲寺镇、白璧镇、姚村镇等建设卫星城镇,推动陵阳镇、铜治镇、白营镇等建设工业强镇,推动石板岩镇、黄华镇、善应镇、道口镇、韩庄镇等发展旅游名镇,推动梁庄镇等建设电商基地。

第四节 深化县域放权赋能改革

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创新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方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强化金融交流合作。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推进数据开放共享,提升数据资源价值。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增强要素应急配置能力。

深化扩权强县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基层放权,按照“能放尽放”原则推进放权赋能,扩大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和自由权,促使县域发展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内生动力充分激发、质量效益全面提升。进一步减少管理层级,增强县域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发展转型,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全面推行省财政直管县管理改革,建立完善转移支付分类分档制度,建立健全财税激励政策体系。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建立省市县协同联动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县域优势企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培育和扩大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优化县(市)政府与开发区管委会的关系,强化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主职主业,强化属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功能,嵌入监测预警程序,建立“踩刹车”机制。

第七章 高标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居民收入均衡化为目标,有序引导城乡之间人、地、钱、技等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和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一节 合理配置城乡发展要素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积极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立交易协商、交易登记备案等制度。加强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强化城乡融合财政金融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基金,鼓励各级财政加大城乡融合发展及相关项目建设支持力度,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加强乡村信用环境建设,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发展农业保险。推动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回归本源,引导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城乡融合项目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适度降低规模经营主体的小额信贷支持门槛。落实城乡融合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等政策,促进工商资本入乡,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领域,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乡村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和村集体合理分享收益。

加快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推广一批适应农业农村需求的公益性农技项目。重点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鼓励创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服务网络,建立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推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不断丰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载体,集聚科创人才和科技成果,形成成果需求共享模式,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

畅通城乡人才流动渠道。引导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健全有利于各类人才向乡镇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支持基层运用双向兼职、技术入股等形式搭建柔性引才用才渠道。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股份转让、赋予“新村民”资格及相应权能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类人才流入。实施返乡下乡创业工程,完善和落实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统筹协调一批科技人才走村入户,完善城乡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推动科技人才不断向基层汇聚。

第二节 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深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构建分级分类投入机制,增加公共服务在乡村的供给,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鼓励建立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结合实际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共享。完善城乡三级医疗网络,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和服务能力达标,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引导医卫人才资源下沉,提高农村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统筹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资源,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推动服务项目与农村农民需求有效对接,促进农村电影演出、公共阅读、文体活动等服务供给提质增效。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纵向统一,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运行。统筹城镇和村庄建设,一体化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乡村风貌塑造和治理体系创新,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护。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实现县乡村道路联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加快乡村水、电、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字乡村标杆,统筹推进城乡数字一体化建设,开启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立足创新应用,数字赋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模式。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乡村网络设施建设升级,促进5G网络深度覆盖和光纤宽带提速,积极创建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农村数字化生产生活场景,在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领域先行突破。建设数字农业资源要素“一张图”,深化和推广农产品营销、乡村服务治理数字化应用,推动城乡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探索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新农村加速发展。

第三节 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

构建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深入推进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推动农民多元创收,加快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丰富创新集体经济发展形态,开辟资产租赁、企业股份、农业开发、生产服务等多种路径,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加大农民教育技能培训,统筹推进农民就地就业创业和转换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产业收入。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扩大直补范围和补贴力度。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林州市小杂粮、内黄县果蔬、滑县优质小麦、汤阴县农产品加工、龙安区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区域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城市近郊农业。挖掘农业农村多重价值,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康养休闲、民宿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建设一批新经济空间,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特色乡村文旅品牌化,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强化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支持城乡结对、村企挂钩,促进与城市市场高效衔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将乡村资源优势与企业自身需求相结合,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使企业与乡村实现精准对接。

加强低收入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加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统筹,保持过渡期内的政策稳定和延续,促进相关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平台,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升级再造现有扶贫产业,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转变。巩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滑县、内黄县脱贫成果,增加内生发展能力。

第八章 高效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统筹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完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方式,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提升城市规划空间治理水平

创新规划理念。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根据环境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确定城市中长期发展定位、规模体量和产业结构。用系统性思维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统筹老城改造与新城区建设,统筹产业发展和居住功能,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市区、城郊和周边乡村发展。注重产城融合、职住均衡、交通便利、生态优先,构建空间有序、用地节约集约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加强规划设计弹性思维,为未来城市发展留足空间。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模式,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强化规划协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引导约束机制,加快开展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确立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先行及主导地位。构建完善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更有效、更具体。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注重上下级规划、各类型规划的衔接协调,建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

塑造独特城市风貌。确定城市风貌特色定位,对城市形态、城市轮廓、建筑景观与色彩、标志系统等进行精心设计,加强公共空间界面管控,塑造层次丰富、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城市空间形态,合理安排各类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提高城市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和文脉连续性。注重历史文脉传承和地域特色,采取措施切实保留、保存、保护文物古迹,修复和合理利用现存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古镇名村等文化遗迹,突出城市建筑风格和建筑特色,强化建筑主基调和色彩控制体系。加快老旧小区、老建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优化建筑形态组织,延续城市历史、延伸城市文化、繁衍城市文明,凸显城市的气韵、风度和灵魂,使城市有故事、有记忆。

第二节 推进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

强化城市社区治理。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密切协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驻地企业单位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区社会共同体。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乡村社会治理“网格化+联防联治”和城市社区治理精细精准工程。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协调统筹基层事务,精准对接社区居民需求。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广泛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化发展。深化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权责清单,合理推动人财物和权责利下沉。深化基层协商民主,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防范化解城市社会矛盾风险。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诉源治理。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建设智慧型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推进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深度融合,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强化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实现“雪亮工程”全覆盖,严厉打击突出刑事犯罪。实施“十百千万”平安创建工程,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为目标开展平安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创建活动。

第三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制度。以“一老一小一青壮”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依法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养老服务市场,逐步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区为基础的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强化网格员队伍,促进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高效协同。进一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

推动实现城市财务平衡。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资金投入结构方式,建立健全多元持续、经济适用的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优化资金期限结构,引入长期资金,探索发行超长期城市政府债券、永续债券,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城镇化建设资金贷款。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落实“非禁即入”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运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合理处置和化解存量债务,严控增量债务,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平衡的市县财政体系。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围绕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完善城镇规模结构,构建适应现代治理要求的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优化行政区划,适时适度调整城市空间结构,适当扩大市区、县区及重点建制镇管辖范围。落实县域经济放权赋能、经济发达镇和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措施,赋予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有序推动强镇扩权、强村赋能。简化行政区划层级,有序推进省直管县(市)和市管县(市)并行。优化现有街道设置,有序均衡推进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设镇设街道工作。推进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

第九章 规划实施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领导,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新型城镇化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规划工作推进机制,用“五比五不比”引导真抓实干,激励干部躬身入局、担当作为,全面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第二节 强化政策统筹

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推动相关工作分解落实,加强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以及相关政策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合,针对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合力。围绕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把项目实施作为规划落地的重要抓手,谋划实施一批重要改革试点、建设一批重大发展平台、培育一批创新载体。着力在事关全局、抓纲举目的工作和项目上先行发力、集中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健全机制,不断提升巩固拓展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节 加强监测评估

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绩效评价和督查考核机制,将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调整修订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专项评估和总结评估,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提高工作标准,强化精细管理,对标对表查不足、补短板、强弱项,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执行中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规划目标任务和相关配套政策。

主办:市发展改革委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产业地产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