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产城融合大势所趋

2019-10-15 16:19:08 园区规划方案

智慧园区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随着城市化的加深,全球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很多都在遭受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带来的“城市病”的困扰。“智慧城市”概念应运而生。众多国家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刺激经济发展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美国、新加坡、丹麦、瑞典等发达国家已纷纷展开智慧城市建设。中国也将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90个城市纳为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区域,紧跟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在智慧城市这一先行概念的引导之下,“智慧园区”的理念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智慧园区普遍被认为是在开发区的空间区域内,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检测、分析、集成和响应等方式综合运用园区内外的数据和资源,实现园区管理信息化、信息传递即时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等,以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能力、企业竞争力,以园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先进园区发展模式和理念。

1. 智慧园区特征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慧园区研究小组认为,当下的智慧园区具有以下特征:

(1) 以人为本

技术只是手段,智慧园区建设的根本以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以技术提升人的工作和生活品质,以个体推动社会进步,实现面向未来的数字包容,让园区与人能够更好地和谐统一。

(2) 高速互联

随着光纤网络、无线网络、4G移动网络的广泛应用和5G移动网络建设的逐步推进,园区内的各类主体正在无缝连接起来。每个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效率正在飞速提升,共同创造了在园区内任何地方都能够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环境。

(3) 产城融合

随着园区发展的不断迭代,借助上智慧化解决方案的园区将不再是单一功能的园区,而是向一个集产业发展、科学研究、居民生活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功能集聚区转变。智慧园区在逐步地消除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之间的边界,让一切更自然地有机融合。

2. 智慧园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的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智慧园区研究小组认为,国内的园区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工业园区向新区过渡。由单一园区向综合园区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经开区和高新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内容升级,打造多产业融合和社会服务聚集的综合性园区,并逐步向智慧化新区方向发展。

随着各地智慧园区建设风生水起,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已经在地域分布及建设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特色。从区域分布来看,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依托其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依托各园区特色,也在智慧园区的建设中追赶中东部地区。目前基本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

新时期,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区域格局的变化,我国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新特征及新要求。具体如下:

(一)在功能上更加突出知识人口的集聚

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3.0阶段的核心内涵是:能够激发创新并依靠创新支撑发展。而高端知识人口恰好具备此方面的优势,这是由于高端知识人口不但能够营造促进知识交流、产生、定价与价值放大的良好条件,而且能够不断增加一个区域的多样性,带来新文化、新文明和多样化生活的凝聚力,从而使高新区产业具备响应变革、创造变革乃至引领变革的能力。

(二)在空间上特色小镇成为布局新亮点

特色小镇是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源于国外。特色小镇是在原有专业镇基础上处理好发展、生态环境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生产、生活与生态的有机融合,更注重产城融合,更确切的说是特色小镇注重的是“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叠加。由此可见,特色小镇代表的是“人·产·城”和谐共生的新空间生态。

(三)在形态上更加突出智慧型城区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全国主流国家高新区都普遍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一轮园区产城融合建设的主体任务。这是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既为宜居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知识和信息的交互提供了条件,是促进新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园区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590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