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小镇有4大门槛 如何克服?

2017-12-28 16:59:21 特色小镇动态

体育特色小镇浪潮汹涌,2016年江苏省体育局首创“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省地合作共建14个小镇。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也公布了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一时间各地政府、各路资本随风进军体育小镇。

但体育小镇不同于其他特色小镇,因体育产业的特殊性,无法套用传统地产开发思路。目前市场上普遍缺成熟经验,少参考模式,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为此,前瞻产业研究院点出体育小镇4道门槛,供业者参考。

特色小镇

门槛1——资源集聚

体育小镇必须集聚体育资源,但几十年举国体制、事业属性、政府垄断的独有模式,把优质体育资源几乎全封闭在体制内,民间可获得的优质体育资源有限。

当前体育行业变革,从事业转型产业,正处在改革释放体制内沉淀资源过程中。体育产业资源集聚,只能通过体育小镇这样大规模项目来实现。小镇发展体育,就必须抓住体育改革契机,通过小镇管理体制创新、组织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创新、有效融合承接体育体制改革释放的优质资源,探索创新结合模式。

另一条道路,就是引进国外优质体育资源。初级做法可将国外赛事直接搬到国内(或经过本地化改良)。不仅吸引体育爱好者,短期内引发大量关注,举办过程也可启发本土团队,开拓本地资源,塑造赛事IP。

更高层次的模式,是引进国外优秀的体育人才、体育理念和体育管理模式,进行最基础的本土体育产业培育。

门槛2——环境条件

小镇环境条件必须满足运动与健康两方面需求。体育产业是大健康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小镇应具备强身、休闲和疗养功能。运动健康、慢病疗养、运动矫正与运动康复都可成为体育小镇的主要健康产业,因此需具备三方面环境条件:体育运动环境,健康环境,健康服务。

首先,环境基础必须满足体育项目落地。按照体育总局赵勇副局长的要求,体育小镇必须能容纳30项以上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还应提供运动场所条件、运动组织和培训等服务,不仅是满足“体育十三五”关于群众体育配套要求。硬件条件包括运动场地、运动场馆、设备器材等。

其次,益于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除空气、水、食物供给须达到安全健康标准,小镇还应具备优美健康的自然环境,使居民与消费者通过运动实现身心放松与心理调整,缓解亚健康状态,甚至进行慢病疗养。

第三,健康配套设施与服务。例如运动健康饮食,配合体育运动应提供运动营养餐。尤其是新兴的运动营养管理,作为运动医学的重要补充。

更专业健康服务还包括矫正与康复,通过专业设备与指导,实现健康问题的矫正与伤病的康复,属于特殊的运动类型与服务。

特色小镇

门槛3——消费支撑

体育小镇需要足够的消费人口支撑,体育小镇建设的大背景,是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之后,富裕人口进入体育消费升级阶段,体育小镇的挑战就是通过产业升级把人留住。

目前国内体育消费人口严重不足。例如众多体育消费APP,没一款用户达百万。其深层原因是供给水平低,供给与需求错位。人们缺的不是运动消费需求,而是升级后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体育消费每个领域都缺少行业细分,可以创新升级产品与服务的蓝海很多。例如青少体育培训,目标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而是激发体育兴趣、培养健康的心理与全面人格。

体育消费与旅游消费不同,观光客来过景区不会再来,而体育运动消费者会成为常客。运动体验业态具有产品粘性,能成为小镇经济持续增长点。

门槛4——市场主体

体育小镇的投资运营缺少有综合能力的市场主体。政府正在摆脱过去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出资或垫资为主的“地方债”模式,要以社会资本为主,以企业为主。市场上有投资建设能力的大企业多没有体育产业经验,而体育产业多数业态都很难盈利,但运动项目拉动的旅游消费、培训与课外活动消费、文化产品消费、周边产品消费,远远大于体育运动本身消费。因此体育小镇必须跨界融合,共生发展。

体育产业必须跨界发展已是共识,但跨界人才是主要瓶颈。体育事业长期在体制内封闭运行,和其他经济产业部门少有深层次跨界融合,导致体育体制内人士不懂其他相关产业,其他产业不懂体育,跨界复合型人才缺乏。

特色小镇动态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